5年第期
MOVIE LITERATURE
电影
文学
□冯传亭(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473006)
[摘 要]《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意境深邃优美,风格别致多姿,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和人
文价值。《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本身是现代人拍摄的影视艺术,和作为文学诗歌的《短歌行》所蕴涵的主旨存在着明显的迥异。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偏离与悖误了《短歌行》的原旨,致使观众混淆了影视和文学《短歌行》的本意。
[关键词]《短歌行》;影视和文学;偏离与悖误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曾于酒
后横槊赋诗《短歌行》,结果由于祭酒师勖说有不祥之音,以至
于曹操怒气之下,举槊刺死师祭酒。《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本
身是现代人拍摄的影视艺术,和作为文学诗歌的《短歌行》所蕴
涵的主旨存在着明显的迥异,那么该如何解读文学的《短歌行》
呢?
作为文学诗歌的《短歌行》,其主题曾经引起过争论。唐代
吴兢说它“言当及时为乐”(《乐府古题要解》卷上),清人张
玉谷认为“此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古诗
赏析》卷八),清人陈沆指出“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
旨也”。现在一般认为主要是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
的尊重,本质是“求贤歌”。
对诗歌的赏析最基本的方法还是应从诗歌文本出发来解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似乎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
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语意近似,
其实不然。《广雅》《经籍撰诂》曰:“对,当也。”“人生几
何”当取自“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即何时天下方能返乱为
治?《汉书》李陵谓苏武“人生如朝露”。慷慨,壮士不得志于
心也,或言歌声激昂不平。《汉书》东方朔云:“臣闻消忧者
莫若酒也。”杜康据传为造酒始祖,此代指酒。这里的“人生几
何”,不是“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实借抒发
人生短暂、时不待我入笔,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
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
拿定主意,来我这里施展抱负。故此,本诗开篇就让人联想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奠定了全诗深沉雄浑厚重的基调。
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故借杜康
酒来消愁。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
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一则表明曹操真有愁
思,所以真切;二则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
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真
切,又巧妙。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即一个“愁”字。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
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可以说基本
解读了曹操之愁的内涵;不过“并建圣哲,以贻后嗣”未免说得
僻远。本诗与汉高祖《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有相通之
处,只是一直露一曲婉而已。《大风歌》沉郁顿挫,沧桑浑厚,
且不饰华藻,气概远大,可谓千秋气概之祖。而曹诗借“愁”
来发端,亦显高明。表面上,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抒发的
是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
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
意蕴深刻,富有哲理。该如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
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
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可从他的另一首诗《蒿里行》
中得到佐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
人肠。”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曹操《秋胡
行》),所以他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
著于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魏源说得好:“对酒当歌,有风云之
气。”所以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这种愁实则一种
渴求建功立业的英雄之气。可以概括为:一忧“人生苦短”、二
忧“求贤不得”、三忧“功业未就”。他的“忧”是站在国家高
度、王者角度之上的“忧”,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承接开首8句,活用《诗经》诗句。“青青子衿”两句见于
《郑风·子衿》。原诗写姑娘思念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此处指代贤哲。“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情。两句仿
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但自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二句,
便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这
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
“君”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
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是曹操为之沉吟的对
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朱
乾引《国语》赵宣子事,言“吾备钟鼓,为君故也”,此说较好,
既切合本题,又与下文鼓瑟吹笙相应。“沉吟”,低声叨念,表
示渴念。“但为君故”两句,既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
更重要的是隐含“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不可能一个一
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
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为“求才”煞费苦心,也
确有感人力量。而这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
合。这种语气婉转、情味深细的以女子对心爱男子思念来比喻
自己对贤才的渴求的写法被后人广泛借用,朱庆馀《意献张水
部》:“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张籍酬答的:“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
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都属这类“香草美
《 三 国 演 义 》 电 视 连 续 剧 中
《短歌行》主旨的偏离与悖误
影视传播
7200810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