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演义》的人民性
(0 次评价)3935 人阅读0 次下载
减 奋 清徐渭仁 , 徐炳在《水浒一百单八将题跋 》里 , 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有关系 . 而贾仲名的《录鬼薄续编》则说 :“罗贯 中 , 太原人 , 号湖海散人 , 与人寡合 。 乐府隐语 、 极为清新 。 与余为忘年交 , 遭时多故 , 天各一方 。 至正甲寅复会 , 别来又六十余年 , 竟不知 所终 。 ” 他除写<三国志通俗演义>外 , 还编写过《隋唐志传》 , 《残唐五代演义 》 , 《三 遂平妖传> , 并参加过《水浒传>的造作 。 看来 , 他是个有理想 , 欲有作为的书会才人 , 因 而 , 他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 , 在思想倾 向上继承并发展了自隋以来的人民的意愿 , 在艺 术上补充了 《三国志平话》的不足 , 使它成为一个艺术品 , 巩固了它不可篡改的地位 。 到了 清初 , 毛纶 、 毛宗岗父子再加修订 , 使《三国》在艺术上更臻完美 。 虽然 , 毛 氏父子带有更 多的封建色彩 , 在他们的修订 中 , 掺进了一些封建的东西 。 但 由于罗贯中的《三国》的不可 改篡性 , 和毛氏父子毕竟只是居于下层的封建文人 , 有些方面和人民有共同的语言 , 所以 , 《三国演义 》仍保持着它的人民性 。 从成书过程看 , <三国演义》是从民间生 , 民间长 , 所以虽写的是帝王将相的事 , 却反 映的是人民的思想 、 愿望和要求 。 所以说 , 它是属于人民的 。 虽然 , 统治阶级的思想 , 是统治思想 , 在封建社会里的人民 , 也不能不受封建思想的影 响 。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即使未经毛 氏父子修订的地方 , 也还多 少存在封建性的糟粕 的缘故 。 但人民的思想 , 毕竟不等同于封建统治思想 , 它要从封建统治思 想笼罩下 , 发出自 己的闪闪光辉 。 这就是咬三国》今天还为人民欢迎的缘故 。 从四个创造看 求 《三国》是历史小说 , 它要受到历史事实的制约 , 不能随作者的意来写 。 但是 , 聪明的人 民 , 在不违背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 按照自己的意志 , 作了四个创造 , 使统治者哭笑不得 , 无 可奈何 。 这四个创造是 : (一)提出了拥刘贬曹的主 张罗贯 中标榜 ,< 三 国 》是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来写的公 但陈寿的<三国志 》是以曹魏为正统的 。 如以曹魏为正统 , 对曹操和刘备 , 则应按司马光的 说法 :“据汉 传于魏 , 而晋受之 。 ”“昭 烈之于 汉 , 虽云中山靖王 之后 , 而族属疏远 , 不能 记其世数名位 · , ’是非难辨, 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 , 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 这样 , 《三 国>中 “曹操勒死董贵妃” , “曹操杖杀 伏皇 后 ” , “ 废献帝曹王篡汉 ” 这些回 目都得改 , 对曹操和曹操方面的人物都应以赞扬的笔调来写 。 可是 , < 三国》却相反 , 以蜀汉为正统 , 拥刘贬曹 。 这是人民的历史观 。 虽然 , 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 南宋朱熹的《通鉴 纲目>也都是以蜀汉为正统 , 尊 刘抑曹的 。 二 但他们的主张和人民的主张有本质的差别 。 因为习 、 朱之以蜀汉为正统 , 是从统 抬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 , 东晋与南宋都偏安江左 , 皇帝是西晋 、 北宋的子孙 , 情况和蜀汉相 类 , 以蜀汉为正统 , 说明他们政权的存在是合法的 , 名正言顺的 。 否则 , 以统治中原者为正 统 , 就是自居于僧 , 伪 , 自己取消 自己存在的资格 。 而人民之所以拥刘贬曹 , 则是从人民的 观点 , 人民的利益出发的 。 人民的观点是什么 ? 在封建社会里 , 人民不可能取消皇帝 , 但希望有个好皇帝 , 谁对人 民好些 , 对人民剥削轻些 , 屠杀少些 , 就拥护谁 , 不管是不是正统 。 以曹操和刘备比 , ; 曹操 很有才能 , 集政治家 , 军事家 , 文学家于 一身 。 连他的敌人 , 古今无与伦比的诸葛亮 , 也不 能不钦佩地在<后出师表》里说 :“曹操智计, 殊绝于人 , 其用兵也 , 仿佛孙吴 , ” 直到唐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1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9 14:53 , Processed in 0.4740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