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川” ,是益州牧刘璋为了对付汉中太守张鲁的进攻,请求刘备入川支援的。
后来由于刘璋中了东吴张昭的离间计, “心疑而攻刘备” ,二刘才翻脸成仇,
兵戎相见。刘璋投降后得到的处理是相当宽大的:刘备和诸葛亮为他“设
一大宴,请刘璋收拾财物,佩领振威将军印绶,令将妻子良贱,尽付南郡
公安住歇” 。这又怎么能说是政治骗局呢?在《三国演义》中,倒是写了许
多足以表现诸葛亮坦诚守信、严于律己等高尚品德的事例。就大的方面说,
他从隆中出山, “许先帝以驱驰” , “以天下苍生为念” ,一直坚守承诺,做
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战争中对敌人“兵不厌诈” ,对士兵却言行
一致。在五出祁山前宣布“分兵两班,限一百日为期,循环相转” ,到了轮
换期恰逢军情吃紧,有人建议“将换班军且留下退敌” ,诸葛亮说: “不可。
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
归计,其父母妻子倚门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 ”于是传令叫应去
之兵当日便行。结果士兵们感动得自愿留下, “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
丞相” 。 诸葛亮对自己的失误决不文过饰非, 而是公开检讨, 承担责任。 “失
空斩”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一出祁山时,诸葛亮派马谡把守街亭,谆谆
告诫他“干系甚重” ,并让他立了军令状;又派了“平生谨慎”的王平为副
将,要他们“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诸葛亮还不放心, “恐二人
有失” ,又接连派遣了高翔、魏延做策应。不料马谡不听王平的正确建议,
一意孤行,结果失了街亭,造成整个战局逆转。诸葛亮闻讯后的第一反应
不是责骂马谡,而是跌足长叹道: “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挥泪斩马谡
之后,他多次公开检讨自己用人不当的过失,并向后主上表自责,请求自
贬丞相之职。 高位者晚年的普遍心态是惟恐自己不能流芳青史而劣迹传世,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