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任兖州刺史,初平三年(192)被青州黄巾军杀死;一个是沛国人,系
曹操部将,曾任司空长史,建安四年(199)奉命与王忠去徐州攻刘备。
《演义》因二人名、字皆同,便将他们混为一谈,造成错误……通过这样
一番扎实的工作,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对《三国演义》中的“技术性
错误”的认识更加全面,越来越觉得重新校理《三国演义》是时代的需要,
于是,我毅然开始了这一浩繁的工程。
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片面重专著,轻整理的倾向。其实,整
理一个好的版本,其价值决不亚于写一部专著,甚至可能远远超过某些专
著。我自己曾有几部专著的写作计划,然而,把《三国》版本整理好,比
之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对广大读者、对研究事业的实际作用可能更大,
其生命力也可能长久得多。对此,我义无反顾。
1990年2月,在南京参加有海峡两岸学者出席的“明清小说金陵
研讨会”期间,江苏古籍出版社盛情邀约我整理校理本《三国演义》 。这对
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促使我大大加快了工作进程。
在校理过程中,我将自己的认识加以提炼深化,接连发表了两篇比较
有份量的论文: 《再谈〈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 (载《海南大学学报》1
990年第4期)和《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载《社会科学
研究》1990年第6期) 。前一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三国演义》的地
理错误,指出: “除了作者有意虚构的地名之外,对于书中几百个历史上实
有的地名,由于作者的历史地理知识不足和传抄、刊刻等方面的原因,造
成了大量的地理错误。 ”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八种:
1.政区概念错误。如“沛国谯郡人” (第1回) ,应为“沛国谯(县)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