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4
上共鸣的能力。移情不仅在人际传播中非常有用,在古典文学传播中,发
展移情有利于增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 《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
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每一个人物
立场分明,爱憎清楚。《三国演义》在民间主要依靠说书唱曲传播,传播
者大都是粗俗不文的劳动人民。《三国演义》有别于正史,“七分写实,
三分虚构”,但其对民间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
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非正史《三国志》,例如小说叙述关
公温酒斩华雄,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很少人会去探讨,其实斩华雄的并
非关公,而是孙坚。另外,有关孔明祭东风之事,正史并未记载,应为小
说虚构的情节。其它虚构或者夸大的情节更是不可胜数。这固然是因为三
国演义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的特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文学特性。例
如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但老百姓更多的是依据《三
国演义》来认识曹操的。《三国演义》着力鞭挞了曹操的残酷、狡诈、伪
善和极端利己主义。例如“诈作中风”(第一回);“借王垕头”(十六
回),“诈骗许攸”(三十回);“梦中杀人”(七十二回);攻打徐州
时,“但令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十回),征袁谭时,一方
面令军士捕捉逃避苦役的百姓。另一方面又叫那些“投首”的百姓“快往
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 (三十三回),杀吕伯奢全家后公然宣称“宁
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四回)等等。[6]这些为人熟知的情节,
使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深入人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是由作品本身的力量与产生作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