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叙事的流变与迷思
(0 次评价)4140 人阅读0 次下载
1 三国叙事的流变与迷思 李庆西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严格说来不是一个朝代,只是夹在东汉与西晋 之间的一个短暂的历史过程。如果从黄巾作乱算起,其开端应定于汉灵帝 中平元年(184) ,但是从诸镇纷争到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名义上东汉朝 廷仍还存在,一直延续到献帝延康元年(220) 。所以,史学界通常以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作为这一时期的起点,并以 280 年东吴灭亡为结束,前后一 个甲子。可是下一个朝代晋朝早在公元 265 年就开始了,曹魏咸熙二年, 司马炎迫使曹奂禅让而称帝,改元泰始。蜀汉已于两年前灭亡,这时只剩 下东南一隅尚未统一。从献帝禅位到司马炎登基,短短的四十五年间天下 两次禅让,历史的巧合匪夷所思。 如果从黄巾起事算到东吴灭亡, 这个时间跨度几乎长达百年, 史书 《三 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叙事内容大抵根据这一时间标尺——汉末士 族豪强正是抓住剿灭黄巾的契机而崛起,历史的长镜头在四十五年、六十 年和将近百年之间晃动着,推近和拉开,时间记忆在叙述中渐渐被更替和 改写,或是散落成碎片。 陈寿撰《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虽说不尽合理,体例上亦显得别扭, 却是代表了某种共识,那就是企图寻找一种统辖性的历史存在。秦汉时期 形成的大一统局面是可以产生多种释义的历史记忆,譬如用钱穆的话来说, 那就是“国家民族之抟成” ( 《国史大纲》第三编第七章) 。其要义在于,将 春秋战国以来裂土分封的贵族专制逐步改造为具有行政意义的郡县制度, 这样政治上似乎就顺理成章地纳入儒家先贤设计的礼治之道。可是东汉末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18 , Processed in 0.40219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