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岂能苟尔化为群
(0 次评价)1227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6 是被逼无奈,王垕被无罪处死,做了冤鬼,但却因此而稳定了军心,挽救 了十七万将士,并因此而攻下了袁术伪都寿春,击灭了袁术僭号称帝的罪 恶行径,按说王垕之死似乎也“死得其所” 。作者本意是通过这一事例表现 曹操的奸险狡诈,但从中我们更看到了一个机警敏捷、聪慧多谋的军事统 帅形象一一这是曹操形象的又一悖论表现。 第四,众所周知,人们对曹操最流行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 。 如何区分、 判定能臣、 奸雄?标准只有一个, 即是治世还是乱世?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何为“世”?世的概念是什么?是指国家、社会,还 是指朝廷、皇帝?抑或二者兼有?如果是指国家、社会,则曹操稳定政局, 荡灭群雄,除孙权、刘备两个集团外,已统一大半个国家,应该说是“治 世” ,由此也可认定曹操是能臣。要是仅指朝廷、皇帝,令由己出,完全架 空皇帝,按正统观念来说,曹操当然就是“奸雄” 。由此看来,对“世”的 概念的界定和理解,是区分和判定能臣、奸雄的关键。而在国家、社会与 朝廷、君主的关系上,我国古代除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 之天下”的传统观念外,还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社稷(即国家)为重 君为轻” 。如用这一传统观念衡量,则曹操虽然在做法上有其激烈、过分、 偏颇之处,但在根本上还不至于被划入“奸雄”之列。当然,最理想的是 把二者统一、协调起来,但这又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皇帝能有自 行执政掌权的基础和条件。且不论皇帝本身素质如何,仅从当时的社会条 件和政治基础来说,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汉天子不仅失去了统御全 国的基础和权威,也失去了号令天下的资质和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既有雄心壮志又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方面继续维持汉室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4 02:29 , Processed in 0.77564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