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7
宫廷,另一方面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群雄,稳定政局。应该说曹操较
好地定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也因此而赚了一个“奸雄”的恶名。本欲
维持汉室,甘做一臣子,却落了个“奸雄”的恶名;而人所共知朝代更替
是情理中事,汉室相传四百余年,气数已尽,如象其子曹丕那样,干脆自
立为君,开辟一个新朝代,做一朝堂堂正正的新皇帝,则谁又能来、谁又
敢来说三道四、评东论西?这算不算是曹操形象的又一悖论呢?
对一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或看法,应该说是正常之
事,这说明该文艺作品的深厚内涵。我们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亦
当作如是观。但实际从宋、元以来, “逆臣贼子” 、 “奸雄”曹操的形象即被
圈定下来,这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可厚非。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有
必要对其形象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其性格主导特征,心理素质,
及其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基础,环境氛围等等进行剖析,将有助于我们全面
理解和认识曹操这一艺术形象, 有助于我们更全面、 准确地理解和认识 《三
国演义》这一古典名著。本文就是试图在这方面不揣冒昧地谈些个人看法,
以望起“抛砖”之效。这里探析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与历史
上的曹操无涉;至于本文中所引用的一些史志中的材料,只不过是做为主
体材料之外的补充或旁证材料。对曹操形象的总体概括和评价,鲁迅先生
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一段话可谓一语破的: “其实,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
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
鲁迅先生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这是很有意味的。我们至少应该
在“至少”上探索一番吧?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