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6
受的。其实,在现实斗争中,为了正义,为了大局,以牺牲“小我”而成
全“大我” ,以牺牲局部利益而成全整体利益的情况并非鲜见。
第四,陈宫指责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 ,意在提醒他这样做不对,
但曹操鉴于自己的推断和评判,而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因为在他看来,
杀掉吕伯奢是符合他个人情理推断的个人正常行为或称自由行动,心理学
常识告诉我们: “人具有某种态度,这事本身就是自由行动,由于说服行为
它受到威胁,当然会产生抵抗的。 ” “有什么力使自由行动的完成受到阻碍
或威胁时,一种称为心理抵抗的反抗情绪就会产生出来。此时,人总想努
力恢复这种自由。其方法有好几种。一个被人劝说戒酒的人,他以和过去
一样,甚至超过以往地喝酒的做法来恢复‘饮酒自由’ 。 ” (17)曹操就是这
样,你指责他,想改变他,但他却从另一个极端冒了出来: “旨在改变一个
动机的外力,反而强化了这个原来的动机,这种心理反应叫逆反心理或叫
反弹心理。 ” (18)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它是在特定环境中,特定心理状态下的一句特
定性语言,既不能概括他的一生和全部,也不能视为他的真正的指导思想
和行为准则。
曹操的骄狂心理,过分强烈的自尊心理的产生,除了上述因素外,还
有一个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曹操心灵深处潜在
的影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分成两大派系,一是
一些大官僚地主阶级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大姓豪族,称为士族
或世族,又称高门;一是不属于士族的官僚地主则被称为庶族,又称寒门。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