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5
二年(159 年) ,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五人定议诛灭梁氏,并清除其党徒三百
余家,抄没其家资值钱三十余亿。桓帝死,桓帝皇后之父窦武迎立刘宏为
灵帝,时年 12 岁,窦武任大将军,常居禁中,掌握朝政。同以往几任先帝
一样,由于外戚胁迫,成年后的灵帝只有借助宦官夺回皇权。宦官也借此
专横弄权。为此窦武与太傅陈蕃合谋诛杀宦官,但事泄兵败只好自杀。从
此宦官得势。由于宦竖横行,造成田野凋敝,仓廪耗空,终于激发黄巾军
大起义,把延续四百年的汉王朝推到崩溃边沿。灵帝之后即是 9 岁的刘协
登位为献帝,其间何太后与董太后之间势不两立的争斗,大将军何进与宦
官蹇硕等十常侍的相互谋杀,在《三国演义》中已有描述。东汉王朝自章
帝以来,就是这样在外戚专政与宦官弄权的相互交替中循环往复,形成说
不清、解不开、理更乱的恶性循环,而身处其中的皇帝,从汉献帝之前的
百余年中的六、七任皇帝,都不过是虚有其名的傀儡而已。曹操顺应了这
种历史延续;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汉献帝,还是其他任何人,
都是无法冲破这历史的恶性循环的。
其五, “挟天子以令诸侯”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且最早建议曹操
这样做的正是反对曹操进封魏公的荀彧。当年,曹操在山东,闻知天子车
驾已还洛阳,与众谋士商议“下一步如何走”的时候,是荀彧第一个向曹
操进言: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
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第十四回) 。曹操很高兴地采纳了这“不
世之略” 。这“不世之略”的真正意义就是“奉天子以从众望” ,换言之,
质言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