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2
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
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托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
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
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
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
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3)即使在自己生死攸关之际,也不贸然
行事,比如他发现御医吉平欲毒杀自己,并由此发现汉献帝破指密授给董
承“殄灭奸党”的衣带诏,便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
之。程昱上谏,曹操就采纳了他的话,终止了自己不理智的行动。
第四,其实,说到底,曹操也并不是什么“贞节烈女” ,他在有生之年
所以不篡汉自立,并不是因为他是汉天子的忠实保卫者、守护神,而是主
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他虽然看透了汉王朝“气数已尽” ,改朝换代是早晚
的事,但现在时机未到,主要是雄据江南的孙权、偏据西南一隅的刘备两
个集团,不仅非一时能克胜降伏,而且他们还时时刻刻在伺机进犯;如果
此时代汉自立,不仅取消了原来自身存在的道义上的合法性,而且反过来
增加了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御我的口实,这当然不是明智之举;二是他看到
“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 。正因如此,他才请天子田猎, “以观动静” 。
事实证明,朝廷内忠于汉室的大臣尚不在少数,就是说还未形成“群卿同
欲之势” ,故如上述他劝阻王芬、许攸所说的那样,废立尚不可行,自立更
不待说。三是他自诩“孤为周文王” ,其实还有另一深层含义,那就是象周
文王那样在自己身前尽量削平群雄,增强国力,以为后嗣者一统天下,统
御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点,曹操的有些谋士曾看出了一些端倪。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