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0 次评价)651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2 密切配合,这是完成这一重要工程的关键。 同时,由于《三国演义》数字化工程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需要联 合国内外有志于此的单位和人士,多方集资,分工协作,联合攻关,资源 共享。 五、努力加强中外学术交流 回顾《三国演义》研究走过的道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中外学 者的交流,对于推动研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研究资料 的收集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外国学者在某些罕见资料(如某些稀见版本) 的掌握上,比之中国学者较为便利,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考。其次, 由于知识结构、工作环境的差异,外国学者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 有自己的特长,可以与中国学者互相交流,优势互补。再次,由于社会背 景、文化心理的不同,外国学者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往往与中国学 者颇有差异,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因此,中外学术界同行之间, 都应以诚挚而恳切的态度,开放而自信的心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取 长补短,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 试以《三国演义》版本研究为例。当我们还误以为明代的各种刊本均 出自嘉靖本时,日本著名学者小川环树博士 1968 年就率先指出:明代万万 以后出版的若干《三国》版本,包含嘉靖本完全没有的有关关索的情节, 可见它们并非都是出自嘉靖本。1976 年,澳大利亚著名华裔学者柳存仁教 授撰文,对轻视《三国志传》的偏见提出异议,认为: “ 《三国志传》之刻 本,今日所得见者虽为万万甚至天启年间所刊刻,时间固远在嘉靖壬午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然其所根据之本(不论其祖本为一种或多种)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8 06:41 , Processed in 0.5362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