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第 九辑
认为文要
“如
川流迅激
,必有洄伏逶迤
”
?
,元遗山云
“文
章要有曲
折,不可作直头 布袋
”
,@这两方面的因素对形成章回小说的结构
特色无疑是有
一定影响 的
。而小说结构本身的特色
,亦是毛宗岗
理论提出的客观基础。
小说结构的基本任务是组织 情节。毛宗岗认为《三国》
一
书结
构之妙在于情节的开展犹如
“星移
斗转
”
、
‘‘雨
覆风翻
”
。此论的核
心在于善
“
变
”
。
一种是情节
以大开大合的动势前进,产生惊心动 魄的变化美。
于八回评中毛宗岗评作者写吕布
、董卓之间矛盾纠葛如
“
波澜 倏起
倏落,
大有层折
”
。
四十二回回批中又盛赞文章写得
“令读者
眼中
如猛电之
一击一来
,怒涛之
一起一
落,不意尺幅之内乃有如此变
幻也
”
。
变化的形式千姿万态,
“
急中用缓
”是
另
一种
表现形式。浊浪
排空时,波涛起伏,
忽然
“水波不
兴
”“静练平
展
”
,令人变幻莫测,
给人
一种
心矿神怡的美感。在吕布与董卓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于
极急时偏夹入董卓赐金 慰布之
一
缓。这就使结构上形成
一
跌宕。
且又赋于情节发展必然的逻辑意义。毛宗岗很欣赏这种
“叙
事到
极急时偏用
一缓”
的手法
。他说
:
“此卷最妙在
董卓赐金慰布
一段
。
若无此以缓之,布之剌卓
,不待凤仪亭相遇之后矣
,
且凤仪亭打戟
堕地之时
,吕布何难拾戟回刺董卓?而但往外急走,则皆此
一缓力
也
”
。(八回)小说结 构中的缓如同戏剧结构中充分利用
“抑制”
、
“静
场
”
、
“拖延”
的艺术手法
?-样
,在奔腾澎 湃的情节发展中悬崖勒马,
在风暴到来之前突然平静,抑扬相因
,顿挫相 济,从而成为加强情
节的^^剧性和艺术感染力量的重要
一
环。
“纡徐
曲折
”
(三十五回)是毛宗岗总结的结构又
一变
化 形式。
“将欲通
之
,忽若阻之
,将欲近之,
忽若远之
”
(四十二回) 。毛宗岗认
为这可形成
“纡徐
曲折
”之
变化美。孔明游 说东吴,凡五曲乃得与
孙扠相见
,
“妙
在孔明
一至东
吴,#肃不即引见郅衩
,且歇馆驿
?此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