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
(0 次评价)7580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2 展变化,较之文言,古白话中几乎已经更换了一整套虚词系统,因而惯用 常见的文言虚词,能给读者听者直接感受到较重的文言意味。这犹如在现 代汉语中只要夹用少数的“之” 、 “乎” 、 “者” 、 “也” ,就会给人以“掉文” 的感觉。这种常见文言虚词的使用,对读者听者的理解其实并不会带来多 大困难,正因为常用,为读者听者所熟悉,因而完全可以做到目见其形或 耳闻其声即心知其意,只要按照相应的口语虚词去理解它即可。但它的使 用无疑能够加重语言总体面貌的文言色彩。文言虚词在《三国演义》中使 用甚广,例如第二十六回就用到了“之” 、 “耶” 、 “未” 、 “否” 、 “者” 、 “岂” 、 “即” 、 “也” 、 “何” 、 “遂” 、 “仍” 、 “而” 、 “与” 、 “所” 、 “安” 、 “其” 、 “乃” 、 “非” 、 “汝” 、 “吾” “为” 、 “若” 、 “皆” 、 “矣” 、 “乎” 、 “于” 、 “且” 、 “忽” 、 “自” 、 “以” 、 “故” 、 “倘” 、 “将” 、 “此” 、 “既” 、 “焉” 、 “必” 、 “彼” 、 “惟” 、 “耳” 、 “甚” 、 “复” 、 “因” 、 “但” 、 “虽” 、 “由” 、 “及” 、 “奈” 、 “宁” 、 “方” 、 “兹” 、 “勿”等等。这些文言虚词在古白话中或已由新生的口语虚词取代, 或以此为语素产生丁双音口语虚词,但《三国演义》为了感染读者听者, 仍旧使用了文言虚词。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三国演义》中有时也杂用口 语虚词,例如以“的”代“之”代“者” 、以“么”代“耶”代“乎” 、以 “于是” “就”代“即”代“遂”代“因”代“乃” 、以“甚” “甚么”代“何” 、 以“却”代“而” 、以“和” “同”代“与” 、以“怎” “怎么”代“安”代 “焉”代“如何” 、以“那”代“安”代“焉” 、以“不是”代“非” 、以“你” 代“汝” 、以“如”代“若”代“倘” 、以“都”代“皆” 、以“了”代“矣” 、 以”在”代“于” 、以“权且”代“且” 、以“忽然”代“忽” 、以“自己” 代“自” 、以“用”代“以” 、以“因此”代“故” 、以“要”代“将” 、以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13 06:15 , Processed in 0.46825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