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0 次评价)575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悲剧性的完整性,并且也暗示了蜀汉事业将以悲剧而告结束的必然性。 五、结语 通过悲剧主角的性格塑造,可见 “义” 在小说中的复杂性。 就进步性而言,小说所赞美的与“忠”矛盾甚至对立的“义”,已冲 破封建的等级秩序和尊卑观念,他以感情认同为纽带,发展了“侠以武犯 禁”的传统,其中的朦胧的平等色彩,以及对至情的憧憬,又反映出人民 群众冲破旧传统,打破礼教的约束,对新的生存方式的寻求。为替结义兄 弟报仇,刘备、张飞以“桃园盟誓”为重,置创业于不顾,决意兴兵伐吴, 赵云等谏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 备却答曰:“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张飞更是怒曰: “是何言也!昔我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不幸二兄中途而逝,吾得 独享富贵耶……。”我们姑不记这在政治上是否明智,即以其感情之真挚, 信念之忠贞,以身殉义而言,足以摧人肺腑。有人批判刘备的行为是“殉 小义而不顾大义”,然而,若从作品的的思想倾向和作者的美学理想来考 察,就不难发现,作品的主人公从结义、尽义到殉义,都贯穿着“君臣而 有兄弟”的政治、道德和美学理想。刘、张痛不欲生的感情和坚决为兄弟 报仇的信念,正是这种理想合乎逻辑的发展,刘备、关羽、张飞的一生可 谓“为忠义而生,为忠义而死”的一生。这又恰与刘综、袁谭、曹丕的兄 弟相煎, 同室操戈适成鲜明对照, 愈加显示了这种 “义” 之崇高, 这种 “义” 是高于一切,超于五伦之上的,它已经超越了拜交结盟的狭笼,而被人民 群众看作是我们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精神财富,一种优良品质。由于它吻合 了群众心态,并在实际的生活中起到了扶危济困的作用,因之有着巨大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5 14:54 , Processed in 0.5290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