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文体之集大成
(0 次评价)5133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据,与无条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着不同的内涵。于禁是曹操 的爱将,襄阳一役,竟然向关羽乞怜。曹操闻讯,慨叹道: “于禁从孤三十 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 ”即旨在蔑视他有负知己。有负其主的知遇之 恩。董卓是残暴的军阀,恶贯满盈,罪不容诛,但董卓被诛,蔡邕却伏尸 而哭。甘为知己者死,蔡邕因此被毛宗岗许为“君子” 。 (三)将须有勇,士须有谋。在刘备和司马徽的一段对话中,司马徽 将孙乾、糜竺、简雍之辈嘲笑为“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人” ,缺少运筹帷 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解决现实的政治、军事问题的才能,就不配在三 国的舞台上扮演士的角色。而作为战将,无论其他方面有多少优点,只要 贪生畏死,就会被贬得一无是处。比如, “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这是《三 国演义》的读者都承认的;然而,白门楼就刑,他却可怜兮兮地求刘备说 情,以致他的部下张辽当面骂他“匹夫” 。 《三国演义》所推崇的是那些杰 出的谋士和勇将:他们属于哪一阵营(或魏或蜀或吴)无关紧要,重要的 是他们具备了谋或勇的良好素质,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历史正统观对人物 评价的影响。人物的高下取决于他们作为将、士的属于战争伦理范畴的品 格。 二 准话本体 《三国演义》的准话本体部分是从宋元说话与戏曲发展起来的,主要 用于表现刘备集团,其题材处理方式和内在价值体系都与准纪事本末体有 别。就题材处理方式而言,准话本体至少有四点值得注意: (一)相对于准纪事本末体,准话本体忽视实质性史迹而重视装饰性 描写;所谓装饰性描写,指作者虚构的若干情节,有助于塑造人物,却并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4 06:01 , Processed in 0.4823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