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与权势者保持相当距离(P361)。而纵横家则认为儒家的此类作风乃“自复
之术” , “非进取之道也” ,早先的苏秦总是宣称自己是“进取之臣” ,一心
辅佐有为之主建功立业。也就是说不管天下有道无道、危邦乱邦,只要有
用武之地, 便在所不辞。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中则描写道: “群盗四方如蚁聚,
英雄万里皆鹰扬”(P363),“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P393)。社会
的大动乱,恰好为纵横风尚大行于世提供了现实条件:安危之思不能去心,
身家之念弥切,自有靠近乱世情怀:纵横风尚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实力集
团以求自保之必要;同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殊死搏斗,重利、重谋、惟才
是用的社会风气,使才能之士获得了自由发挥才华,实现自己存在价值的
足够空间。辩者驰说,智者应机,谋夫演略,武士奋威, “得功者赏,何计
贵贱”(P48)?量时撰宜,用取世资。
“九州鼎沸言诛卓,卓死何曾肯罢兵”(P92)。党锢之祸,造成汉末士
人对汉王朝的疏离;急切的祸福关怀与人际利害的欲求,使其维护社会正常
运行的责任义务感逐渐消失殆尽,纵横摔阂的各路诸侯皆有自为之心。吕
布先依丁原,转投蓝卓,暗结王允,被凉州军阀逐出关中,望门投拜,历
袁术、袁绍、张杨、张邀之门庭,出其不意,据曹操之充州;鸿占鹊巢,夺
徐州于刘备……直到身死白门楼,始终不脱选主、背主和阴谋、野心,而
目的是“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之手下乎”(P80)!刘备历事
刘焉、卢植、朱隽、刘虞、公孙琐,寄人篱下,郁郁不得志。自得徐州于
陶谦,便与群雄逐鹿中原,争盟淮隅,蔡用称其“心术不正,背义忘恩,
先从吕布,后事曹公,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也”(P311)。陶
谦有心让徐州,便屯军小沛以待之;袁绍志得意满,则唆使其与曹操恶斗以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