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林庚先生谈罗贯中笔下的“赤壁之战”
苏爱琴
研究者无不惊叹于《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丰满、极富生命力
的描写,但是鲜有能像林庚先生这样把“赤壁之战”分析得如此透辟精彩。
学界一致认为,林庚先生的《 “赤壁之战”分析》是 20 世纪后半叶评论“赤
壁之战”片段的最精彩的文章(葛晓音《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
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 , 《文学遗产》2000 年第 1 期) 。有关“赤壁之战”
的赏析文章层出不穷,此文至今能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中,保持着这么
长久的生命力,自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文章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1973 年第 2 期,丰富多彩地解析了罗贯
中笔下的“赤壁之战”这一经典片段的艺术魅力。毕竟是创作的人,从作
家而走上批评之路的,自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鉴赏和分析的角度。诗人
的眼光,加上丰富的学识,即使是研究性的文章,也富有生命的感受,读
来让人觉得血肉丰满。读文章,而“于无字处求之” ,先生捕捉到了弥漫于
作家文字之间的许许多多的生气。谈论语言灵动鲜活,勃勃生气扑面而来,
至今重读,仍然让人耳目一新,如痴如醉——
英雄称其大业的,几乎是赤手空拳,由草创的局面发展而来的,正是
这种草创的力量带来了《三国演义》的精神魅力,吸引了历代广大的读者。
而改变力量的对比多凭借的就正是勇气和智慧。刘备之所以由小到大地发
展起来,诸葛亮是其中的关键人物,而赤壁之战的以少胜多,正是那隔江
斗智的结果。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