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言。
其次,修辞手法的差异。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回目进行了加工:
“每回必以二语对偶为题,务取精工” ,于是《三国演义》的回目就都成了
工整的对偶句了。但相对于《三国演义》回目句的单一的对偶(有时也用
倒装等) ,回末句的修辞手法则要丰富得多,除了对偶之外,还有数量众多
的比喻,甚至对比、用典、设问、夸张等手法也出现了。回末句中的比喻
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精彩、灵活,例如第二十二回“犬豕何堪共虎斗,
鱼虾空自与龙争” ,就在形象的比喻中表达出了深刻的人生见解;而第二十
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则用“蛟龙”和“狼虎”来形
容对手之凶猛,可谓形象生动,入木三分;有些比喻句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例如第七十六回“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就很像民间流传的
熟语“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对比句如第十九回的“乞哀吕
布无人救, 骂贼张辽反得生” , 想活命的反被杀, 想痛快求死的反而活下来,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语句还用历史典故来进行类比,例如第十六
回的“秦晋未谐吴越斗,婚姻惹出甲兵来” ,第一百十三回“乐毅伐齐遭间
阻,岳飞破敌被谗回”就是。另外作者有时还有夸张滑稽之语,例如第八
回的最后写到董卓拿着画戟追吕布时却被李儒撞倒,这时就用了“冲天怒
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作为这一回书的结句———这一结句细加玩
味,就会发现其高明之处:对比鲜明,滑稽如画,讽刺效果明显,令人忍
俊不禁。
这些修辞手法令读者获得美的享受, 而它们又以诗句的形式表现出来,
共同出现在章回小说每回的结尾处,这就使这些回末对句具有了独特的美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