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学特征,在中国文学中也应该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第三,由于词汇密度太大,导致了回目句的词汇的拥挤和变形;而回
末对句则要从容顺畅得多。词汇的拥挤程度不同。回目因为要尽量容纳更
多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它里面的实词非常密集。而实词多了,必然在安排
它们时导致语句的变形。例如第一回的回目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
巾英雄首立功” ,这里的前三字“宴桃园”和“斩黄巾”是状语,第四、第
五两字“豪杰” 、 “英雄”是主语,后三字“三结义” 、 “首立功”是谓语。
但其状语却各是一个词组,而且这两个词组看似结构相同,实则差别很大:
“宴桃园”是“动词+地点状语”的结构形式,而“斩黄巾”则是“动词+
宾语”的结构形式。这两句中的谓语“三结义” 、 “首立功”也对仗工整,
其实也是很不相同的: “三结义”实际上是“三个人结义”的意思,而“首
立功”则是“第一次立功”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三”和“首”虽
然都是在动词的前面,也都是状语,但“三”实际上直接修饰“人” ,只是
间接修饰“结义”而已;但“首”则直接修饰“立功” 。从这一个简单的例
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回目中实词是如何拥挤,而这些对句又是如何扭曲变
形。这种现象在回末句中是并不突出的。
五、结论“:实”与“虚”的区别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国演义》的回目句和回末对句因
为其功能的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回目句的主要特点是“实” ,而
回末句的主要特点是“虚” 。回目句无一例外都是陈述句,是在实实在在地
介绍人物、地点、事件,完全是在叙事,其叙述视角也是老老实实的史官
式的全知视角;而且在一百二十对回目对句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个虚词,它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