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开头结尾的独特魅力
(0 次评价)5205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的那个散句一般都有“未知” 、 “不知” “、如何” 、 “怎生” 、 “若何”等表示 疑问的词。我们应该承认,虽然这样设置回末的方式有些生硬,但它确实 是很好的吸引听众的手段,所以它能被广泛接受也就可以理解了。当它一 旦被普遍接受后,它也就形成了一个惯例,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范式根植于 人们意识之中,并被章回小说所遗传,于是我们就见到了现在这种形式的 章回小说。 回目句和回末对句作用的不同不仅决定了它们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也 决定了它们所采用的叙事角度的巨大差异。从叙事角度来说,每个回目实 际上都是对本回所发生事件的精确概括,这个概括必须是确切的,所以这 些回目都是史官式的全知视角; 而回末则多采用限知视角, 例如第三回 “丁 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 ,其前句是对本回已发生事件的概括,是 采用全知视角;而其后句则交代不清,到底袁绍“势危”到什么地步那是 不清楚的,而读者要想知道“毕竟袁绍性命如何” ,那就必须“且听下文分 解”的。这里的限知视角实际上也是由回末对句的作用所决定的:要是告 诉读者具体结果, 那这谜底就被破解了, 这悬念也就无从产生了, 而它 “启 下”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四、回目句和回末句的语言差异 由于功能不同和作用不同,这就导致了回目和回末对句在语言表达上 的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句子类型和词汇类型的不同。回目都是陈述句,没有什么抒 情议论成分,并且其词汇都是实词;而回末对句则出现了抒情句和议论句, 其中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的虚词也也大量出现。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2:34 , Processed in 1.60947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