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开头结尾的独特魅力
(0 次评价)520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须……” 外, 还有第三回的 “丁原仗义身先丧, 袁绍争锋势又危” 中的 “又” , 第五回的 “擒贼定须擒贼首, 奇功端的待奇人” 中的 “定须” , 第六回的 “玉 玺得来无用处,反因此宝动刀兵”中的“反因” ,第十回的“本为纳交反成 怨,那知绝处又逢生”中的“本为” 、 “那知” ,第三十八回的“只因不用锦 帆贼,至令冲开大索船”中的“只因” 、 “至令”等,它们都是用来表示条 件复句、转折复句、并列复句或者因果关系的虚词,而这些虚词在回目中 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回末对句,其中也出现了大量具体的名 词和动词,但即使在回末句中出现了这类客观性的词汇,它也往往具有了 很大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从而削弱了其叙事性。 例如第三回的回末句是 “丁 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这里的“丁原仗义” 、 “袁绍争锋” 是对具体事件的交代,但“身先丧”的悲剧下场则与“仗义”这一英勇行 为形成了鲜明落差,令人感到了作者的惋惜之情,而这种主观的惋惜之情 在回目中是很难出现的;同时,这里的“仗义”二字作为叙事也是很模糊 的,这就跟本回回目中交代同一事件的句子(即“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 金珠李肃说吕布” )颇有不同:显然,回目中的句子对所发生事件的描述就 客观得多,也清晰具体得多。 三、回末句的作用:承前启后 《三国演义》回目句的主要作用是标题和纲目———看了回目之后, 读者就能知道这一回的主要内容。 而回末对句的主要作用则是 “承前启后” , 也就是它是本回书的结尾,同时又要引起下回。所以章回小说的回末对句 在小说结构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回末对句常用的造句方式就是其出句总结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7:37 , Processed in 0.6054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