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5
润饰,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就不如另起炉灶去创作一部同题材的小
说。要将一个在罗本中已经定型了的完整的曹操形象,通过增删修饰而变
成一个与原倾向完全不同的形象,而又不改变全书的整体构架和书中各种
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大刀阔斧地改变曹操形象自身的许多重大活动和言
行,那是难以思议的事。当然,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这类评点,也是那
些历久不衰的文学作品其所以获得生命力的因素之一,但毕竟改变不了作
者在情节描写中,通过语言符号所明确表示出来的客观倾向性。无庸置疑,
毛本在修改过程中,自觉地强化了罗本中原有的正统观念,但毛本并没有
因要强化正统观念而忽视艺术逻辑的合理性原则。与此相连,它对诗文评
语的增删,虽然也融入了属于正统观念的主体意识,但艺术原则的制约仍
然是第一位的。看不到这一点,就容易脱离整个形象的具体描写,片面夸
大诗文评语对形象本身所体现的思想倾向的干预作用。
四
从思想褒贬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必须对增删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而且在考虑为什么如此增删时,仍不宜忘记艺术逻辑的作用。
客观地对照罗、毛本的异同,就不难发现毛本对罗本的修改,在不少
地方是有利于显示曹操的正面因素和隐慝其负面因素的,它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删贬曹诗。如在写及曹操师败淯水、车胄被杀、许攸被杀以
及大宴铜雀台(二诗删一)等情节后,罗本都有诗直接或间接贬曹,责其
“奸雄世莫同” “穷奢极侈兴群怨,诈力欺天天肯眷”等,全被毛本删去。
二是删贬曹语,如罗本《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当刘备将惊雷失箸事掩饰
过去后,作者评论说: “曹操虽奸雄,又被玄德瞒过” ,又让刘备对关、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