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褒贬,但这一修改原则并不只是用于曹操,也同样用于曹操的对立面形象。
比如,罗本卷五《曹公分兵拒袁绍》中写及陈登劝刘备写信向袁绍求救,
以敌曹操,刘备顾虑自己不但与绍无恩,而且还并了他的兄弟,绍将拒绝
求助。陈登便建议刘备向郑玄拜求书信,然后差孙乾送往袁绍处,接着有
如下一段描写
绍览(郑玄书信)毕曰: “刘备灭吾兄弟,当复其仇! ”孙乾曰: “此乃
曹公之所使,不得不从耳。 ”绍曰: “吾闻玄德世之杰士,吾当救之。 ”
这里写袁绍阅信后,先是表示拒绝,并声称要向刘备复灭弟之仇,经
孙乾轻轻一说,其态度便来了个 180 度大拐弯,决心发兵相助,这就显得
有点不合情理,而托郑玄写信求助的事,也似可有可无。对此,毛本第二
十二回改为
绍览毕,自忖曰: “玄德攻灭吾弟,本不当相助;但重以郑尚书之命,
不得不往救之。 ”
这样一改,指出了袁绍由不愿相助刘备到不得不相助的原因,是碍于
郑玄情面(当然也有其内心深处的个人打算) ,便显得情当理合了。毛本改
动后,加批语曰: “袁、刘素不相亲,却用郑玄联络之,事出意外。 ”这实
际上是说明他之所以要如此修改,主要是出于艺术上的考虑。如果只是为
了贬曹褒刘,大可把罗本中袁绍赞扬“玄德世之杰士”这类话保存下来,
以光大刘备形象,但毕竟没有采用这种硬塞的办法,可见毛本是比较重视
艺术上的斟酌的。
还有一种值得提出来的现象,那就是毛本为了褒刘,对刘备属下的人,
也往往褒之,这当然反映了毛氏父子的思想倾向,但这也不过是对罗本中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