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0
德引言所署的“壬子”看作是周曰校刊本甲本刊刻的年份。
在上一节的末尾,我已指出: “周曰校刊本甲本在中国本土的刊行年代
应在嘉靖的后期,其时至晚约在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562—1566)
左右。无论如何,其时至晚必在嘉靖年间。 ”
我使用了“至晚”一词。而“壬子” (三十一年)恰恰在“至晚”的四
十一年之前。
嘉靖三十一年(1552)——这应当被看作是周曰校刊本甲本的刊行年
份。
这个年份,离奇大升进言的己巳(隆庆三年)只相隔十六年;如果把
翻刻本末叶的“丁卯”定为隆庆元年,只不过相隔十四年。而如果把“丁
卯”定为天启七年,则相隔七十四年,未免太遥远了。
总而言之,在《三国志演义》嘉靖刊本的行列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版
本:周曰校刊本甲本。对研究《三国志演义》版本与传播史的学者说来,
这是一个莫大的喜讯。
十一结语
现存的《三国志演义》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明代刊本中,最早的是嘉
靖元年(1522)的嘉靖壬午本和嘉靖二十七年(1548)的叶逢春刊本。再
加上嘉靖三十一年(或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二年)的周曰校刊本甲本,使
得嘉靖刊本至少有了三种之多。
这是就现存的、已知的版本而言。想来,在明代嘉靖年间,作为畅销
书的小说《三国志演义》一定不止印行了这三种。
如果再加上现存的、藏于上海图书馆的《三国志演义》残叶,那么,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