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7
可能性之二:李谦鲁藏本或金荣镇藏本只有末叶的后半叶不同于中韩
翻译文献研究所藏本,其余均同于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藏本(是同一版) 。
如果是这样,那么,李谦鲁藏本或金荣镇藏本末叶后半叶的刊刻或许会比
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藏本的末叶后半叶至少晚一两年左右。若然,则中韩
翻译文献研究所藏本的刊刻年份至少约在嘉靖四十四年、四十五年(1565
—1566) 。
我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除了末叶后半叶,李谦鲁藏本或金荣镇
藏本和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藏本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没有必要重
刻。这不比末叶的后半叶,那是增加刊刻时间和刊刻者名字的位置,因而
不得不重新刊刻。
这说的是朝鲜翻刻本的刊刻时间。而从周曰校刊本甲本在中国本土刊
行,再流传到朝鲜半岛,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或数年的时间。这部书流
传到朝鲜半岛以后,受到读者的传阅、喜爱,引起书商翻刻的兴趣,这又
至少需要一年或数年的时间。二者相加,大约至少要有三四年或五六年的
工夫,翻刻本方得以有问世的机缘。因此,周曰校刊本甲本在中国本土的
刊行年代应在嘉靖的后期,其时至晚约在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562
—1566)左右。无论如何,其时至晚必在嘉靖年间。
问:这个推测能不能获得旁证呢?
十 “壬子” :另一种解读
答:的确有旁证。
旁证就在朝鲜翻刻本卷首关中修髯子(张尚德)的引言。
关中修髯子引言署“嘉靖壬子孟夏吉望” (见图四) 。 “壬子”二字,在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