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文义
,
这就为
“
见
”字的校理开辟
了可备一说的途径
。
原稿的局限与整理本的疏误
《补注》作为没有完工的书稿
,
在内容与形式上显露着未竟之作的诸多缺陷
。
第一
,
内容驳杂
,
缺少章法
。
前面说过
,《
补注》的内容还有补充史料
、评议
史文
、语词训
释三类
。
在史料方面
,
易氏既补陈《志》
,
又补裴《注》
,
微引文献多达余种除了常见的经
史子集及碑刻文献
,
一般人不注意的笔记杂录也在收罗之列
,
例如《小字录》
、《
长安志》
、《
历
代名画记 》
、《
史 阅》
、《
文房四谱 》
、《
诚斋杂记》
、《
异苑》
、《
高丽图经》
、《
黄御史集》
、《
涌幢小
品》
、《
十道记 》
、《
倦游杂记》
、《 桂海虞衡志
》
、《
绮廊偶笔》
、《
画髓元诊》
、《
解州志》
、《
枣林杂姐》
,
等等
。
①
应当承认
,
易氏视野甚宽
,
搜罗甚广
,
为文化史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有用 的资料 然
而
,
从《三国志》本体研究的需要来看
,
这方面的内容因离主题甚远而显得杂乱无章
。
在评议
方面
,
易氏或者评价历史人物
,
或者对史文钩玄提要
,
或者借题抒发感慨
,
内容也比较丰富
,
但随之而来的缺点同样是随意性太强
。
在训话方面
,
易氏解字形
、说古义、注古音,
其中对字
形词义的解说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可惜的是
,
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系统地展开
。
第二
,
调查不够细致
,
研究尚未深人
。
跟卢弼《集解》对照
,
易 氏《补注》在史料上涉猎虽
广而所得甚微
,
主要是因为调查不够细致
。
即使是易氏用力最勤的版本通校
,
如果跟张元济
《校勘记》对照
,《
补注》也存在着许多疏漏
。
例如《魏志
·
东夷传》注引《西戎传 》
“
其土地有
·,·
梧桐
”,
这个
“
梧
”是错字
百袖本
、
宋本
、元本作“
胡
”,
胡桐是西域的特产
,
它
“
似桑而多
曲
”,
跟梧桐是两码事
。
象这样重要的异文
,
又有好几种版本
,
而易氏《 补注》却一无所录
。
现
在看来
,《
补注》出现上述问题并不奇怪
,
因为易氏对《三 国志》还没有深人的研究没有深人
研究的眼光
,
往往看不到资料的亮点
。
如所周知
,
要深人研究这一课题
,
首要 的一步是总结
前代学者的经验教训并了解同时代学者的最新成果可是易氏在工作程序上却把这一步安
排到最后
,
而他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去世了
。
正因为如此
,《
补注》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停留在一
般性资料汇编的层次上
,
本来可以发现的问题却没有发现
,
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没有解
决
,
而不该出现的错误却出现了
。
例如《蜀志
·
杨戏传 》注引《益部首旧杂记》载卫继
“
屡迁拜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易氏删掉吴本的
“
大
”字,《
补注》说
“
大尚书的大为衍文
”。
殊不知清代学
者沈钦韩早已指出
“
大尚书若今吏部
,《
隶释》祝睦
、刘
宽二碑皆有大尚书也
”,
潘眉也指出《晋
书》载鲁芝
“
迁大尚书
,
掌刑理
”。
易氏既然置前人成果于不顾
,
势必发生不应有的错误
。
又
如《 魏志
·管格传
》
“
位峻者颠
,
轻豪者亡
,
不可不思害盈之数
,
盛衰之期
”,
其中
“
害盈
”二字,
易
培基只指出《册府元龟》 作
“
虚盈
”,
没有探讨孰是孰非 其实
“
害盈
”来
自常见典籍《周易》 谦卦
象辞
,
象易氏那样熟悉经籍的学者只须略加研究
,
便不难判定
“
虚
”字属 于误文。
对这类异文
不加鉴别
,
只能遗患后人 就我们所见
,
近几年出版的《三国志》注译本就有把
“
害
”改成“
虚
”
的
,
②
可见异文的研究不可或阀
。
第三
,
原稿多纸漏
,
整理有疏失
。
易氏撰写《补注》
,
数十年零打碎敲
,
其间
下转第页
①书名依其在《补注》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
②见陕西人民出版社卯年出版的《三国志注译 》
,
该书《校记》 说
“虚,
从卢弼说据《 册府元龟》改
。”事实上,
卢弼
跟易培基一样
,
只录异文
,
未言是非注译者所谓
“从卢弼说”,
毫无根据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