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
总第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
论南宋建本《三国志
》
及其涵芬楼影印本
程远芬
年至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在张元济先生主持下
,
集正史善本之大成
,
影印成《百钠本二十四史》
。
半 个世纪以来
,
沾溉学界
,
为校史者所必资
。
其中《三国志》以
日本帝室 图书寮 现 名宫内厅书陵部 所藏南宋绍熙福建刻本为底本
,
尤为珍罕
。
但是
,
涵
芬楼的影印并不是简单的复制
,
而是经过 了细致的修订
,
这就使影印本与底本之间产生了
相当的差距
。
由于这一事实鲜为人知
,
因而导致 了许多错误认识
。
其中最主要的误解有两
点一是把涵芬楼影印本等同于底本
,
通过涵芬楼影印本认识宋建本的优劣二是拿涵芬
楼影印本代替宋建本作为校勘的依据
,
其结论 当然都是错误的
。
因此
,
澄清涵芬楼影印本
与它的底本宋建本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我们正 确认识宋建本
,
正确利用涵芬楼影印本都有
重要意义
。
一
、《三
国志
》
宋本之稀见
宋本《三 国志
》
传世者以衙 州州学本 为多
,
但基本上都是经过宋元 明三朝屡次修补刷
印的
,
世称
“
三朝版
”。
另有宋咸平 间国子监刻南 宋初 补刻本
,
仅存《吴书》二十卷
,
经士礼
居
、丽宋楼递藏,
本世纪初归日本静嘉堂文库
。
南宋初刻小字本
,
残存《魏书
》
卷七至九
、
卷
二十五至三十
,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误作北宋本
,
韩应陛
、潘明训
递藏
,
今藏北京图书
馆
。
南宋绍兴刻本
,
仅存《魏书》三十卷
,
涵芬楼旧藏
,
今藏北京图书馆
。
各本无一完好者
。
其宋刊初 印基本完整者只有南 宋绍熙间福建刻本
。
建本传世者有两部
,
一为山东聊城杨氏
海源阁所藏
,
其中卷二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配影宋抄本
,
该本为杨氏镇库之宝
“
四经四史
”之
一
,
现藏北京图书馆
。
一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
,
缺首三卷
。
民国间经眼宋元善本最丰
富的版本学家傅增湘曾说
“
各史中惟《三 国志》未见宋刊完峡
,
生平所阅非残缺即入南监
补版者
。
”
藏 园群书经眼录当年在天津盐业银行库房见到海源阁所藏宋建本《三
国志》时
,
傅增湘是这 样描述的
“
字体方劲
,
锋棱峭厉
,
与黄善夫刊《史记
》极相类
,
建本之精
者
。
印本亦清朗
。
”
同上
又说
“《三 国志
》
宋堑最罕见
,
此精印尤难得
。”
海源阁藏书记
略》
,
载天津《大公报》年月
日此本之珍贵即此可见
。
当张元济辑印《百钠本二十
四史》时
,
虽知海源阁藏有宋建本《三国志》
,
而通借无缘
,
曾一度拟用元本
。
年张元济
先生为中华学艺社赴日本访书
,
才发现日本宫 内省书陵部所藏的宋建本并拍照带回
。
日本
藏本与海源阁本同版
,
但缺首三卷
,
影印时以涵芬楼所藏宋绍兴本配补
。
涵芬楼影印本因
为其底本的格外珍罕而备受学界重视
,
就理所当然了
。
二
、
宋建本校刊之质
宋建本半页十行
、
行十八至十九字
,
小字双行二十三至二十四字
,
黑口
,
四周双边
,
左
收稿日期一一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