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统予蜀
”;
引纪的说
,
认为陈寿这样称曹操
,
“实不及(
北)
《魏
书》序纪之得体
”
。
卢加 按指出
“曹魏
开国与元魏情势各殊
”
,
认为纪说
“拘 于 史
例而无史识
”;
引梁章矩
说
,
认为
“陈
氏直笔”
,
赖刘子 玄 的
《史通
·
称谓篇
》
而著
。
以上共计4 4
5
字
,
卢氏两处加
按
,
共计6 2 字
。
“
沛国谁人也
”
—
引
《续汉 志
·
郡国志
》
说明谁的地理位置
;
引赵 一清说
,
指出
曹 参之后始封食邑于沛之谁
;
引惠栋说
,
指出春秋时焦夷
,
即今憔县
,
“焦”
与
“谁”
为
古今字
。
卢氏加按指出谁县故城在今安徽颖州府毫州治
,
并述其历史沿革
,
又叙述两次黄龙
见于谁的历史记载
,
最后指出黄初元年
,
以憔国
、
长安
、
许昌
、
邺
、
洛阳为五都
;
引昊增
谨说
,
指出始立憔郡当在建安十八年五月
。
以上共计3 3
3字
,
卢氏加按一处
,
共计14 9字
。
“姓曹讳操字孟
德
”
—
引潘眉 说
,
按史例可书讳
;
引姚范说
,
按陈思 王诗
“修坂
造云日
”
,
而
“魏武名操”
,
“是不讳嫌名”
(即
“操”
、
“
造
”
同音)
。
卢加按指出
:
德
操之操读如造
,
操作之操读平声
。
以上共计14 8 字
,
卢氏一处加按
,
共计 5 0 字
。
“汉 相 国参之 后”
—
引
《汉书
·
曹参传
》
说明参沛人
,
食邑平阳
;
引钱大昭说
,
“
曹
”
有
“以 国为氏”
和
“
以姓为氏”的两种说法
。
卢氏加按指出
,
据记载
,
曹氏的始祖有
舜
、
邻
、
曹叔振铎三种不同说法
,
并加评 论
:
“夫
以一 代之君
,
而三易其祖
,
岂不可笑
,
况
于士 大夫乎!
”
以上共计365字
,
卢氏一处加按
,
共计2 2
1字
。
总计
:
以上标题两条
、
正文四句
,
《集解》
分别加注文
,
共计 注文为237 6字
,
卢氏十处
加按
,
按语共计8 6
1字
,
占注文字数的36
.
33%
。
注文共引前人之说1 7 种
。
《集解》
所作的汇
注
,
是裴注10 3字的二十多倍
。
从以上介绍
,
即可看出
《集解》
所汇辑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
。
再纵观全书
,
《集解》
还
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色
:
第一
、
广搜各种版本进行校勘
。
著者在书前
《陈寿三 国史凡六十五篇总六十五卷》
下 注
称
:
“余是书虽
依据毛本
,
然局本校 改之善者多从之
,
复以历朝官私刊本及各家评校本参校
分注于下
。
”
著者是始终贯彻这一 原 则的
,
如一开头的
“魏书一”
下
,
即 引
“宋元本冯本均
作魏书
”
以驳李慈铭 无
“书”
字 之说
,
而且 进一步指出
“北
监本始改为魏志
,
官本 承其
误
”
。
对全书进行校勘之处
,
随处可见
,
如
《魏书
·
武帝纪
》
“于是奏免其八”
(中华书局
影印本第
7
页
。
下同)
,
卢引
“
《御览》
八下有九字
”
,
校出夺字
;
同卷
“月余部
将宋宪魏
续等执 陈宫举城降
,
生禽布宫皆杀之
”
(第2 1页)
,
卢加按指出
“按上 文
已云执陈宫
,
下文
云生禽布宫
,
宫字疑衍
”
,
校出衍文
。
在校勘问题上
,
有发人之所未发
,
令人叫绝者
。
如刘
禅小名阿斗
,
可说妇孺皆知
,
而实则
“斗”
乃
“升”
之误
,
因刘禅字升之
,
孟达称之为
“
阿
升
”
,
而
“古升斗字易棍,
观
《汉书
·
食货志
》
可见
”
(
《蜀书
·
刘封传
》
“
自立 阿斗为太
子以来
”
句下
,
引陈景云说
“斗当作升”
。
第81 2页)
。
应该说
“斗
当作升”是很有道理的
。
第二
、
凡裴注所无者
,
博采众家之说
,
分刊 于相关句下
。
所引资料力求其全
,
即使明知
为误说也照录
。
著者在书前
《序例》
中指出
:
“诸家笺
注
,
东潜最为繁富
,
然秋稗留遗
,
愈
违盈目
,
随文纠正
,
无所隐饰
,
推之众说
,
亦复云然
。
”
但为什么
“既知乖外,
即宜艾除
,
奚为存录
,
徒秽篇章?
”
因著者认为
“不
知披拾不周
,
人疑阔漏
,
匡矫不力
,
虑失真诊
,
虽 云
辞费
,
实非贸然
”
。
在这一指导思 想下
,
《集解》
所搜罗资料的丰富
,
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
如前引李慈铭
、
纪峋等人的说法
,
卢氏都不以为然
,
明知不对
,
也照录不误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