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及纸本) 以及各种书目、 索引为信息源, 按年度
统计了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文献的变化。统计
结果如? 表 1?所示。表中, 1978 年?三国志?研究
文献仅有 15 篇, 这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的数量规模, 但它却从文
献分类学的角度说明, 经历十年动乱, 至改革开放
之初, 三国史与?三国志?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表 1?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年份文献量年份文献量
197815199099
1979331991135
198065199281
19811001993121
19821221994186
19831451995239
19841571996132
19851821997189
19861191998116
19871101999125
19881342000175
1989842001155
? ? 自 1978 年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得到确认以
后,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的论文发表数以较快
的速度增长。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38 篇/ 年达
到了 90 年代的平均 100 余篇/ 年。1981 年至
1985 年逐年上升, 在 1985 年出现一个高峰, 1986
年至 1989 年有所下降, 至 1989 年出现一个低谷,
以后又再次走高, 到 1995 年出现新一轮的高峰。
二 ? 作者分布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的繁荣离不开广大专
家的辛勤耕耘。为了解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者
生产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文献的? 产量?, 我们
统计了?( 1978 -2001) 三国史与?三国志?研究论文
目录?( 下称?目录?) 的作者数据。根据国际惯例,
对多作者文献只取第一作者统计。因为?目录?对
其收入的文献有一定选择, 同时也存在不区分同
名作者、 有某些录入错误等问题, 此处统计的发文
量与实际发文量可能存在微小差别。
据初步统计, 1978? 2001 年间, 发表过三国
史与?三国志?研究论文的作者人数共有 1808 人。
统计结果如? 表 2?所示。
1978 ? 2001年间, 发文超过 10 篇的三国史
与?三国志?专家有何兹全、 张大可、 吴金华、 张廷
银、 方诗铭、 王晓毅、 王永平、 叶哲明、 孙明君、 李纯
蛟、 李兴斌、 陈玉屏、 周国林、 赵昆生、 袁济喜、 高
敏、 简修炜、 童超、 裴登峰、 谭良啸、 潘民中、 徐日
辉、 黄晓阳、 余鹏飞、 李兆成等 34 人。发文量 5 篇
以上的均列于? 表 3?。发文量为 1 篇的作者通常
称为客 串作者, 共有 1408 人, 占全部作者的
77. 79%, 他们小试牛刀, 偶尔发表一篇论文后大
都不再造访三国。发文量在 2 到 4 篇的作者通常
称为 一般作 者, 共 有 314 人, 占全 部作 者的
17. 37%, 他们的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经过一段时
间的研究后, 学术兴趣转移到别的领域, 很少再继
续进行研究, 二是一部分后起之秀正处于研究的
初期, 正在蓄积力量, 积极向核心作者群挺进。发
文量 5 篇以上的共计 86 人, 发表论文 841 篇, 占
全部论文的27. 86% , 换言之, 四分之一以上的论
文是由不到 5%的人完成的, 他们是三国史与?三
国志?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以陈寅恪、 吕思勉、 汤用彤等为代表的第一代
学术大师, 在 20 世纪前期披荆斩棘, 开创了三国
史与?三国志?研究的新局面, 但他们在 1978 年以
前大都早归道山。以唐长孺、 周一良、 何兹全、 王
仲荦、 缪钺、 徐复为代表的第二代大师, 在 1978 年
以后大多进入暮年, 他们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
50 至 60 年代。当然周一良、 何兹全、 徐复等大师
还保持了相当旺盛的学术生命, 他们继续在此领
域辛勤耕耘, 引导后学。在此期间作出突出贡献
的是第二代大师的学术接班人, 如唐长孺的弟子
高敏、 黄惠贤、 杨德炳等人, 他们在唐先生开创的
三国史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 高敏在
此期间完成 17 篇高质量的专题论文, 另外还著有
?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
社, 1986) 、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 人民出
版社, 1987) 、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 大象出版
社, 1998) 等书。缪钺的弟子甚众, 尤以杨耀坤为
翘楚, 他虽然所写论文不算太多, 但很有质量, 所
撰?陈寿评传?也颇见功力。吴金华先生在徐复先
生的指导下, 从 1978 年就开始集中全力研究?三
国志?, 经过 24 个春秋的积累, 业已在?三国志?文
献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表了 40
余篇论文, 并出版了?三国志校诂?、 ?三国志丛考?
等专著。最近, 他成功主持召开了? ?三国志?国际
学术研讨会?, 会上宣布成立? 复旦大学?三国志?
研究中心?。该中心在吴先生的带领下, 已经启动
一系列?三国志?文献研究的系统工程, 将由中华
书局集中推出, 此举已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广泛关
注。张大可先生虽以?史记?研究名家, 但在三国
史研究方面也卓有建树, 发表了一系列独树一帜
?11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