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 集大成者 , 某些方面还有突破性的进展。我
们相信 , 对这个课题 的研究必将继续下去, 不断地
向纵深发展 。 同时 , 实 践 已经证 明在这个课 题 研
究上 , 中日两国学者携手是必要的。
《 三 国志· 倭人传》 长期以来对 日 本的影响 , 远
远大于 中国。
当时 日本没有文字 , 更没有用文字记载的书
籍。 日本与其他民族一样 , 在没有文字的漫长时
间里, 有不少传说。传说也能提供某些事件的历
史背景和一 定的历史史实。然而传说毕竟是传
说 , 不能作为信史。 日 本置史官 , 记言记事 , 据《 日
本书纪》 载 , 系从履中天皇四年( 4 0 3 ) 开始 , 显然这
是中国史官文化影响的结果。用文字写成史书系
发生在 推古天 皇二 十八 年 ( 6 2 0 ) l 9 J 。 于是 8世 纪
之前被 日本史家称做“ 大倭 阙史时代 ” 。有鉴于
此, 《 三国志· 倭人传》 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记载
当时日本历史最早 的史书、 惟一的典籍。任何事
物一旦具有最早的、 惟一的属性, 其地位都要高得
多, 价值都要大得多 , 这条哲理不难理解。 日本人
要想了解这段历史 , 当然有文物和传说。文物是
无声 的, 常常需要研究 , 其文化内涵才能发挥作
用; 传说是有声 的, 必须经过分析, 其真实部分才
能显露出来。通过文物和传说也可以认识这段历
史的某些情况, 但必须配合其他手段 , 而且还有许
多局限性。然而《 三国志 · 倭人传》 却能较系统、 全
面、 详细的, 而且非常方便、 直接地给人们提供认
识。所 以它具 有不可替代 的作 用 。
《 三国志· 倭人传》 早就引起 日 本学者的注意。
他们投入的力量 比较大 , 取得的成果 比较多。曾
举行过专题讨论邪马台国的学术研讨会 , 出版关
于邪马台国的专著多部 , 专题论文更多。主要代
表人 物 有舍人 亲王 、 新 井 白石 、 本居 宣 长、 那 阿通
世、 白鸟库吉、 内藤湖南、 和田清、 斋藤忠和藤间生
大不仅如此 , 而且已走 出学术圈进入文艺界,
以卑弥呼女王事迹等为题材 , 用小说、 电影、 电视
剧 的形式 表现 出来 。
《 三国志 · 倭人传》 提供的史料, 绝大多数是事
实, 或接近事实, 经受住 1 0 0 0多年的历史检验。
然 而也有某些 差错 。
该书《 倭人传》 开头指出, 以带方郡为基准, 日
本列 岛在它 的“ 东 南大海” 之 中。从今天地 理概念
言 , 不是“ 东南” 而是东。又提到 日本诸国“ 在会
稽、 东冶之东” 。会稽治今绍兴, 东冶治今抚州, 从
今天方位看, 不是“ 在会稽、 东冶之东” , 而是在其
东北 , 此说的方 向差距更大。表示间距 , 古人多用
里数 , 或行程 日月数。该书《 倭人传》 各间距 , 几乎
都偏大, 偏大到不仅三倍五倍, 甚至八倍十倍 。如
从狗邪韩国( 约今朝鲜釜山) 到对马 国, 《 倭人传》
云“ 千余里” , 实际仅 6 8海里 ; 从对马 国到一支 国
( 今 日本壹岐) , 《 倭人传》 云“ 千余里” , 实际仅 4 1
海里当时, 日本人“ 文身” 是事实 , 该书《 倭人
传》 认为, 这种习俗似乎受到夏朝封到会稽地区的
少康 之子等 人的 影响 , 显然是 联 想 、 推 断 , 很难 成
立。《 倭人传》 云 : “ 其人寿考, 或百年 , 或八九十
年。 ” 其实 , 个别人可能活到八九十岁乃至百岁, 但
在当时保健医疗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 , 人均寿
命不可能如此之高。《 倭人传》 云“ 其地无牛马” ,
现有充分根据可否定当时“ 无马” 之说 。从出土的
马骨 、 马 臼齿 判定 , 在 此之前 日本 列 岛就 有 马 , 日
本 马文化开 始不算 晚 , 而且 具有 特 色 。很 可 能马
的数量较少。上述失实的产生 , 虽有背景 , 但不该
回避。金无赤足仍是金 , 璧有微瑕仍是璧。上述
差错 , 不影响该书《 倭人传》 的价值和地位。
( 二 ) 研究工作 中值得 注意 的偏颇
对《 三国志 · 倭人传》 的研究 , 逐渐 向纵深发
展 , 陆续取得不少成果 , 许多问题得到解决。研究
中, 伴随着争论是正常的。在争论中, 推动人们深
入思考 , 取 长补短 , 有助 于更好地解 决 问题 。然而
某些偏颇之处也应当注意 , 这里仅提两点。
该书《 倭人传》 记载景初二年( 2 3 8 ) 至正始八
年( 2 4 7 ) 间中日两国的交往。邪马台及其 2 8国的
生产力水平 、 风俗习惯、 政治制度等 , 虽在不断变
化, 但无疑是当时及其前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情况 ,
在 日本历史上属于弥生时代后期。
从《 三国志· 倭人传》 看到了水稻栽培、 蔬菜种
植、 植桑养蚕、 互市贸易、 纺织精品、 铁器使用、 国
王权威、 王位世袭、 法律制度、 赋税仓储、 一 夫 多
妻、 常备军队和阶级构成 这是明显的阶级社
会 , 甚 至某些 方面 已成熟或接 近成熟 。由此 判定 ,
此 际 日本 已完成 由原 始社 会 向阶级 社 会 的过 渡。
然而某些学者的论著却将 日本社会发展水平估计
过低。他们提出, 当时 日本“ 只是以水稻的耕作为
主 , 并没有全部代替渔猎、 采集经济” , 经济方面还
带有原始社会的因素。政治上女王卑弥呼统治该
国数十年 , 继承者仍是女性壹与, “ 母权制残余仍
起重要作用” , “ 似乎人们还认为应当由女子为王 。
才更符合惯例” 。
其实 , 这两条理 由都值得商榷。人们的生活
活动 , 无疑要接受 自然环境 的制约 , 特别是古代。
江海近岸的居民, 无论哪个民族国家 , 哪个时代,
·
】 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