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读《三国志·倭人传》——曹魏与日本列岛诸国的往来
(0 次评价)5487 人阅读0 次下载
石室金匮之文, 深阁秘府之书的接触机会总不如 官修者王沈等人多。基此王沈《 魏书》 关于倭人倭 事的记载, 更详细、 准确些。善于综合群籍, 考辨 正误的陈寿, 理 当更重视王沈《 魏书》 。下面的事 实可验证这个说法。《 魏略》 记载的倭 国事 , 唐人 编纂《 翰苑》 残卷第三十转 引了一些这方面的文 字。与《 三国志· 倭人传》 对此, 相悖之处甚多。如 此多处相悖 , 并非抄录、 校刊之误, 再 “ 马大哈” 的 人也不会这样 。为此 , 我们不能不想到陈寿撰《 倭 人传》 时, 接受王沈《 魏书》 多于鱼豢《 魏略》 。 ( 二) 梯俊、 张政两份出使 日本《 报告》 是史料 源头 《 三国志· 倭人传》 前半部分 , 即倭女王管辖下 2 9国之情况及倭人习俗等, 据前文分析多来 自王 沈《 魏书》 , 那么王沈《 魏书》 的上述史料又源于何 处 呢? 按中国传统 , 派往境外诸 民族 、 各 国家 的使 者 , 虽使命有异 , 但有个共同要求 , 即全方位收集 沿途 , 特 别是 接 纳者 的政治 、 经 济 、 文化 、 习俗 、 物 产和地理环境等情况。归来后 , 不仅口头汇报 , 而 且还要写成 材料 交给 有关 机 构( 鸿胪 寺或 尚书省 主客郎中) 存档 。这些材料特以《 报告》 相称, 是制 定外交、 民族、 边疆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 也是撰写 该 民族、 国家的历史、 方志之重要素材。正始元年 ( 2 4 0 ) , 以梯俊为首的曹魏使 团来到倭国首都邪马 台, 回国后肯定有《 报告》 。正始八年( 2 4 7 ) , 张政 领导的曹魏使 团至少到达伊都 国, 返回后也有类 似《 报告》 。这两份《 报告》 不见得由梯俊、 张政亲 自撰写, 但两个使团中都要配备能够沿途记录, 随 时随地收集资料、 然后汇总、 撰写《 报告》 的人。梯 俊的《 报告》 可能更详细些。王沈等人可以直接方 便地查阅、 引用 。然而鱼豢不见得有更多的这种 机会 ; 即使查 阅、 引用, 也大半是间接的, 故以《 翰 苑》 看到鱼豢抄录部分里的相悖之处甚多。 这个结论, 并非笔者凭空臆想, 孤文单证, 还 有两点可以进一步说 明之。 其一, 《 三国志· 倭人传》 前部分内容中, 两处使 用副词“ 今” : “ 旧百余国, 汉时有朝见者, 今使译所 通三十国” ; “ 今倭水人好沈没捕鱼蛤。 ” 这是梯俊、 张政出使 日本时根据见闻而写在《 报告》 中的语言, 以说明现在、 当前的情况。对此, 王沈撰《 魏书》 延 用之 , 陈寿撰《 三国志· 倭人传》 蹈袭之。王沈、 陈寿 等都是当代人, 使用现代时“ 今” 是可以的。 其二, 《 倭人传》 前部分是以中国的出差旅行 者之口气行文。“ 从[ 带方] 郡至倭, 循海岸水行 , · 1 0 0 · 历韩国, 乍南乍东, 到其北岸狗邪韩国, 七千余里 , 始渡一海 , 千余里至对马国又南渡一海千余 里 , 名日翰海 , 至一大 国” 这是中国的出差旅 行者, 按照时间先后 , 依次考察沿途诸 国的简单记 录。旅行出差的中国人究竟是谁?正是梯俊、 张 政领导的两个赴 日本的使团。所以这两个使团的 《 报告》 , 当是《 三 国志· 倭人传》 前半部分之源头。 实地考察的记录, 其可信程度, 总比传闻大些。 ( 三 ) 日本 来华使者不断提供 资料 日 本四次遣使来华, 相关机构派专人 出面接 待, 有时曹魏皇帝接见。接触、 谒见时, 曹魏官员乃 至皇帝总要询问有关情况。这类活动, 大体要记录 在案。 日 本使者掖邪狗两次来华时间合计不少于 一 年 , 难升米至少 在中国生活了八个月。这两人很 可能直接使用汉语、 汉文。是否接触过王沈、 鱼豢、 陈寿等史家, 不得而知。但他们还要 留下一些口头 资料和文字资料。这些资料, 对上述三人格外宝 贵。对那两份《 报告》 具有补充、 校正的作用。汪向 荣认为《 三国志· 倭人传》 “ 有些地方前后文意, 并不 连贯 , 而是断断续续, 还有很多地方是重出和迭见 的叙事方面 , 也十分零乱。 ” 情况并非如此严 重 , 但斧凿之痕实有几处。有 鉴于此, 陈寿写该 《 传》 时, “ 曾经利用过不止一种材料” L8 J 。 四、 《 三 国志· 倭人传》 的价值及 研 究 中的偏 颇 ( 一 ) 在 中 日两国都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 在正史系列里 , 第一次为我国邻居 日本做出 内容详细的《 传》 , 从史学史角度言, 标志着中国史 家视野之开拓, 史学之发展。对此 , 前文有所论 述 , 这里不再重复。许多方面的记载, 具有一定的 开创性 , 并 且影响深 远 。首先表现在 正史系列里 。 虽然事物不断发展 , 社会逐渐进步 , 但它所提供的 史料 , 至少在《 后 汉书》《 晋书》《 北史》《 隋书》 4 部正史《 倭人传》 里 , 还能找到为数不等的、 明显的 痕迹 , 对正史 系列 的影响长达 4 0 0年之久 。 可谓流 传有绪 , 倍显珍贵。其次, 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相当 久远。《 倭人传》 所记载 日本列岛的许多情况, 具 有深远的意义, 一直得到中国学界不懈的关注, 不 断吸引学人对它的诠释、 研究。应当承认 , 这是中 国人了解 日本史 、 曹魏史、 交通史、 中日关系史的 重要依据, 同时还是研究当时的民俗学、 地理学、 史源学、 文献学不可或缺的资料。较为代表性的 学人有裴松之 、 范哗、 房玄龄、 张楚金、 黄遵宪、 陈 乐素和汪向荣汪向荣老先生不仅是研究《 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3 09:32 , Processed in 0.8566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