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读《三国志·倭人传》——曹魏与日本列岛诸国的往来
(0 次评价)5485 人阅读0 次下载
在正常情况下, 多履践文德恩信的原则 , 用高度发 展的经济和辉煌的文化予以影响。册封、 赐印, 当 是其中的内容。 2 .中国使 者继续频繁 往来 正始四年( 2 4 3 ) , “ 倭王复遣使大夫伊声耆、 掖 邪狗等 8 人 , 上献生 口、 倭锦、 绛青缣、 绵衣 、 帛布、 丹木、 j f寸 、 短弓矢” 。除生 口外 的其他 7种贡物均 是珍贵的上等产 品。回赐物未提及 , 但按惯例肯 定不少 , 当是陈寿记事简质之处。同时, 对“ 掖邪 狗等壹拜率善中郎将印绶” 。引文中“ 壹拜” 即一 律授予之义。这是 日本使者第二次来华以通友好 的记录 。 正始六年( 2 4 5 ) , “ 诏赐难升米黄幢” , 仍令带 方郡负责送递。黄幢, 黄色 的旌旗 , 常用在战争 中。难升米系景初二年( 2 3 8 ) 来洛阳朝贡的 日本 使团之正使。是时“ 诏赐黄幢” , 很可能是奖励他 在中 日友好关 系中继续作 出的贡献。正始八年 ( 2 4 7 ) , “ 倭女王卑弥呼与狗奴国男王卑弥弓呼素 不和, 遣倭载斯、 乌越等诣郡说相攻击状” 。这是 日本使者第三次来华。有鉴于此 , 曹魏遣塞曹掾 史带着诏书、 黄幢等到 日本 , 代表朝廷诏赐难升米 黄幢。塞曹掾史系带方郡佐吏 , 掌边塞诸事 , 西汉 始置 , 东汉、 曹魏延续。是时, 倭女王卑弥呼已死 , 经一段时间的混乱 , 由其宗女壹与即位 , 曹魏使者 张政“ 以檄告喻壹与” , 意味对邪马台国及其新女 王 的支持 , 上 述支 持是 有 力而 及 时的 。这 是曹 魏 使者第二次来到 日本。张政等是否到达首都邪马 台, 不清楚 , 但至少到了伊都国, 并且较好地完成 了承担的出使任务。 可能就在这一年( 2 4 7 ) , 邪马台国新女王壹与 遣大夫、 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 2 0人送 张政等归 国。并献男女生 口3 0人, 贡白珠 5 0 0 0枚, 孔青大 句珠 2枚 , 异文杂锦 2 O匹。这 当是 日本使者第四 次来 华 。 综观全文 , 两 国交往由景初二年( 2 3 8 ) 始 , 约 正始八年( 2 4 7 ) 止 , 历时 1 0年左右。在短短 1 0 年 中, 双方使者往来 6次 , 日本派往曹魏使者 4次, 曹魏派往 日 本使者 2次。历时当时情况下不能不 说是相当频繁的。唐代 , 中 日关系以最为密切著 称于史。 日本来华使团共计 1 5次, 平均 2 O年一 次。相比之下, 远没有 日本与曹魏频繁。不久 , 曹 魏政权被司马氏篡夺。中 日交往仍继续, 然而是 在西晋 与 日本 之间进行 的 , 不是拙 文论述 的范 围。 日本使团从其国出发 , 海上航行数 日, 于带方 郡登陆。由带方郡达曹魏首都洛阳的交通线, 《 三 国志》 未载, 然而在《 文献通考》 卷 3 2 4里可以找到 答案: “ 倭人初通 中国也 , 实 自辽东而来 至六朝及宋 , 则多从南道。 ” 既然走辽东, 经南道 , 显然是通过陆路实现的。有时使团多达 2 0人, 贡 品中男女生 口最多一次为 3 0人, 还有大量贡物 , 返回时赏赐品更多。偌多人 口、 物资需要车载、 马 驮 、 船运 , 往来装卸、 保护等实是不易。如遇大风 恶浪 , 危 险性更大。基 此, 双方 往来并非容 易。 “ 这样频繁密切的交往说明一个事实, 即当时 日本 列岛上对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 、 生产技术的仰赖 是怎样的迫切。 ” l 6 】 日本使者中为曹魏人熟悉 的 难升米和两次出使曹魏的掖邪狗 , 在 中日交往中 都有贡献。为此难升米得到曹魏的黄幢之赏赐。 这二人可能是懂汉语、 识汉字的日本稀有人才。 从中日交往中我们清楚地看到 , 双方是在 自 愿前提下进行交往的。封闭则衰败 , 开放则兴盛 , 千古通理 , 中外同律。在曹魏及其以后, 日本通过 与中国的频繁交往, 引进新思想, 改造 旧传统 , 不 断用对方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 三、 《 三 国志· 倭人传》 的 史料之 源 头 对( _-- - 国志 · 倭人传》 的史料 , 有必要考证源 流, 以确定其可信程度, 有助于进一步掌握、 理解 该《 传》 的记事。 ( 一) 陈寿《 倭人传》 的史料重王沈《 魏书》 。 轻 鱼 豢《 魏 略》 陈寿撰( -- 国志》 的部分《 魏书》 时, 王沈《 魏 书》 、 鱼豢《 魏略》 是其基本参考书 , 这点已为史学 界所公认。当然, 《 倭人传》 的史料也来 自这两部 史书。但是仅就《 倭人传》 言, 陈寿对这两部史 书 提供的史料之态度 , 并非均等, 而是有轻重之别。 王沈 , 曹魏后期任治书侍御史 , 转秘书监 , 典 著作 , 系专业性史官的领导。他与著名学者苟额、 阮籍、 应璩、 傅玄等合撰《 魏书》 , 最后独 自总其成 , 故仅署王沈名。这是记述三国时期曹魏史事的纪 传体史书。因是官修 , 故“ 多为时讳” 。可惜的是 该部史书早已失传, 但从某些典籍的引文、 注释里 还能看到点滴, 其史料相当丰富。鱼豢, 任曹魏政 权郎中, 酷爱史学 , 修撰《 魏略》 , 也是记述曹魏史 事的纪传体史书, 属于私修。该部史书因少受或 不受官方束缚, 而在编排体例等方面有创新。大 约唐代后失踪。后人努力寻求其片断、 章句, 而组 成两种辑本 , 但连原书的 1 / 2 0还不到 , 其面貌至 今不清。鱼豢撰《 魏略》 属个人修史行为, 对藏于 · 9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21:41 , Processed in 0.4798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