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读《三国志》二札
(0 次评价)3378 人阅读0 次下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 96年 第 2 期 — 读《三国志 》 二札 — 口杨合林 张昭不得为吴相 张昭在孙吴建国的道路 上披荆斩棘 , 立 下 了汗 马之劳 , 但 后来却和孙权矛 盾重重 , 难解 难分 , 以至被逐 出了最高权 力中心 。 《昊志 · 张 昭传》载 ,“初 , 权 当置 承 相 , 众议归昭 。 权曰 : ‘方 今多事 , 职统者责重 , 非所以优之也 。’后孙 邵卒 , 百寮复举昭 , 权曰 :‘孤 岂为子布有爱乎? 领垂相事烦 , 而 此 公性刚 , 所言 不 从 , 怨咎将 兴 , 非所以益 之也 。’ 乃用顾雍 。”孙权此类说法 显然是 有意回避 问题 的关键 。 又孙权尝 对张昭 “案 刀而怒曰 : ‘吴 国士人入宫 则拜孤 , 出宫 则 拜君 , 孤之敬君 , 亦为至矣 , 而数于众中折 孤 , 孤尝恐失计 。’ ”意 为张昭威高震 主 , 为 防变生 肘腋 , 不得 不有所措置 。 看似在理 , 但若联系孙 权统事之初张昭辅佐 孙权的情况看 , 则孙权此 语 , 迹 近诬妄 。 孙 策临 亡 , “以 弟权托昭 ”, 又谓 昭日 “若 仲谋不任事者 , 君便 自取 之 ”。 (注引 《吴历》 )张昭非但 没有 “ 自取 ”, 且 “身 自扶权 上 马 , 陈兵而出 , 然 后众心 知 有所归 ”。 注 引《昊 书》亦说 , “及昭辅 权 , 绥抚百 姓 , 诸侯 宾旅 寄寓 之士 , 得 用自安 。 权每出征 , 留昭镇守 , 领幕府 事 ”。 其时 , 张昭是诚心辅佐 , 孙权亦倚以股肚 腹心之重 。 此后张昭 “ 数于众中折孤 ”则有之 , 但决不至使 “孤尝恐失计” 。 孙权不肯任张昭为相 , 《江表传》有新 解 释 ,“ 所以不相昭者 , 盖以昔驳 周瑜 、 鲁 肃等议 为 非也 。” (《张昭传》注 引)指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攻下荆州之后 , 举兵 东向 ,“形 势甚盛, 诸议者皆望风 畏惧 , 多劝迎之 。 惟瑜 、 肃执拒之 议 , 意与权同 .” (《孙权传》 )此 即乌林(按世所 谓赤壁之战实为乌林之战 , 万绳楠《魏晋南北 朝史论稿》已辩 明)战前的迎曹 、 拒曹之争 。 张 昭确为迎曹一派的主 要代表 , 曾力 驳周瑜 、 鲁 肃拒曹之议 。 但 张昭迎曹之议 , 是否即出于对 曹操的 “望 风畏惧”呢?《周瑜 传》载录有 张昭诸 人迎曹之议 , 语气 之间确 然含有畏惧之情 , 但 理由也颇 名 正言顺 :“ 曹公 豺虎 也 , 然 托名汉 相 , 挟 天 子以征四方 , 动以朝廷为 辞 , 今日拒 之 , 事更不顺 ”曹操虽 为豺虎 , 但 “ 奉辞伐 罪 ” , 拒之则 逆 , 迎 之则顺 。 裴松之发挥此点 , “ 以为张昭劝迎曹公 , 所存 岂不 远乎?夫其扬休 正 色 , 委质孙 氏 , 诚以 厄运初遴 , 涂炭方始 , 自 策 及权 , 才略 足辅 , 是以尽城(按 : 当是 “诚”之 误)匡弼 , 以成其业 , 上藩汉 室 , 下保民物 ; 鼎峙 之 计 , 本非其志也 ”。 又说张昭此举 ,“虽无 功于 孙氏 , 有大当于天下矣 ”。 ( ( (张昭传》注)结合张 昭的为 人和行事 , 裴氏之说不为无见 。 张昭辅佐 孙 氏兄弟 , 目的在 “上 藩汉室 , 下 保民物 ”。 这和 孙权成就帝王大业的图谋差别 甚大 。 从这里也可明 了张昭和鲁肃之间的矛 盾 。 鲁肃初见孙权 , 即献计曰 :“ 竟长江所极 , 据 而有之 , 然 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 此高帝之业 也 。”( ( ( 鲁肃传) ) )鲁肃 的 出现 , 在 张昭和孙权心 中激起的反 响迥 然有 异 。“张 昭非 肃谦 下不 足 , 颇昔毁之 , 云肃年少粗疏 , 未可 用 。 权不以介 。 4 3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30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7 07:42 , Processed in 0.6401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