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献火攻之计——黄盖诈降, 火烧赤壁, 曹
军惨败——曹操败走华容道。 这一首尾完整的历史
记载, 为《 三国演义》 写赤壁大战提供了基本的叙事
框架。 《 演义》 从起因、 决策、 定计、 决战到结局, 总体
轮廓与《 资治通鉴》 大致同构; 尽管《 演义》 虚构了
“ 舌战群儒” 、 “ 智激周瑜” 、 “ 蒋干盗书” 、 “ 草船借
箭” 、 “ 苦肉计” 、 “ 阚泽密献诈降书” 、 “ 庞统巧授连环
计” 、 “ 横槊赋诗” 、 “ 借东风” 等精彩情节, 但那是为
了塑造人物形象, 增加情节波澜, 却没有改变整个
战役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进程。
同样, 考察《 三国演义》 中其他重要的情节单
元, 如诸侯联军讨伐董卓、 官渡之战、 刘备取益州、
吕蒙袭取荆州、 夷陵之战、 孔明北伐等, 其叙事结构
框架, 主要也是由《 资治通鉴》 提供的( 某些以虚构
为主的情节, 如“ 过五关斩六将” 、 “ 七擒孟获” 等, 不
属这里讨论的范围) 。 甚至可以说, 《 演义》 全书的叙
事结构, 从天下大乱到三分鼎立, 再到三分归晋, 主
要框架也是参照《 资治通鉴》 的。其次, 《 通鉴纲目》
也起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三、 不宜简单地说《 三国演义》 是“ 演” 《 三国志》
之“ 义”
由于《 三国志》 为《 三国演义》 提供了最基本的
史料, 嘉靖元年( 1522) 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等部分
明代《 三国》 版本又有“ 晋平阳侯( 相) 陈寿史传, 后
学罗本贯中编次” 的题署, 有的学者便说: 《 三国演
义》 是“ 演” 《 三国志》 之“ 义” 。 我认为, 这一说法是不
够确切的。
首先, 从成书过程来看。《 三国演义》 固然以史
书《 三国志》 为主要的史料来源, 但同时也大量承袭
了民间三国故事和三国戏的内容; 就褒贬倾向、 主
线设置、 叙事时空处理等方面而言, 后者的影响可
能更大。 尽管罗贯中原作书名可能包含“ 三国志” 三
字, 但这只是表明了作家对陈寿的敬重和借史书以
提高小说地位的愿望, 绝不意味着小说是在亦步亦
趋地演绎史书《 三国志》 。
其次, 从思想内涵来看。 我曾经指出: “ 《 三国演
义》 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具有
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内涵。 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
题材, 融汇自己的切身经历, 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
思。 ” “ 《 三国演义》 丰厚的思想内涵, 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 1. 对国家统一的向往。这是《 三国演
义》 的政治理想, 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2.
对政治和政治家的选择。 ‘ 尊刘贬曹’ 主要反映
了广大民众按照‘ 抚我则后, 虐我则仇’ 的标准对封
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选择, 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3.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突出强调了争取人
心、 延揽人才、 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
4. 对理想道德的追求。在这里, 他打起了‘ 忠
义’ 的旗号, 把它作为臧否人物、 评判是非的主要道
德标准。就主导方面而言,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
传统的价值观、 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 值得后人批
判地吸收。 ”[ 1]可以说, 《 三国演义》 站在特定的历
史高度, 博采传统文化的多种养分, 融会宋元以来
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观念, “ 演” 的是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之“ 义” , 而不仅仅是史书《 三国志》 之
“ 义” 。
再次, 从艺术成就来看。尽管罗贯中十分重视
抓住历史运动的基本轨迹, 再现史实的基本框架和
发展趋势, “ 然而, 在具体编织情节, 塑造人物时, 罗
贯中却大量进行艺术虚构, 运用夸张手法, 表
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 ” “ 这种粗看好象
与历史‘ 相似’ , 细看则处处有艺术虚构、 时时与史
实相出入的情况, 在整部作品中比比皆是。这种虚
实结合, 亦实亦虚的创作方法, 乃是《 三国演义》 的
基本创作方法, 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 1]这更
不能说是“ 演” 《 三国志》 之“ 义” 。
总之, 既要充分重视《 三国志》 对《 三国演义》 的
影响, 又不应过分夸大它。这样, 才能对《 三国演
义》 的成书过程及其成就作出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 1]沈伯俊. 罗贯中和《 三国演义》 [M ].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
[ 责任编辑: 王枝忠]
·76·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