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校诂拾零(叁)
(0 次评价)4973 人阅读0 次下载
2侧抖年,月 第5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SoP .2 0 0 4 Jo uma l o f A n eie以 Bo ok SColla tio n a nd St Ud ie s 《三国志》校话拾零(叁) 苏杰 (复旦大学古籍所 , 上海 2 00433 ) 摘要 : 针对《三国志》文本理解 , 本文主要作了 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 一 , 对中华书局陈乃乾校 点本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商榷 ; 二 , 揭示并论证前人研究中一些值得重视的考释意见 : 三 , 从立 目 、 书 证等方面对《汉语大词典》进行补正 。 关键词 : 三国志 ; 校勘 ; 训话 中图分类号 : K2 36 . 0 4 2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 编号 : 100 9一101 7(2 0 0 4 ) 0 5 一00 68一0 7 回首二十世纪 , 《三国志》整理研究可谓精彩纷呈 , 先后涌现出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 易培基《三 国志补注》(1 95 5) , 卢弼《三 国志集解》(1957) , 吴金华《三国志校话》( l9 9 0) 、 《三国志丛考》( 20 00) , 张元济《三国志校勘记》(1999) 。 刚刚跨进新世纪的门槛 , 巴蜀书社又推出赵幼文遗著《三 国志校笺》(20 01 ) , 为《三国志》整理研究捍供了新的丰富的资料 。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 《三 国志》整理研究面临着新的课题和任务 。 新的历史 条件呼唤更为成熟的《三 国志》校点本的出现 , 《三国志》的外译工作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 在这不断 拓展的学术视野 中 , 在现今所有重要研究的基础上 , 我们努力将校勘与训话结合起来 、 将《三国 志》整理与魏晋语言研究乃 至魏晋历史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 对《三国志》的校点注译工作进行全面 的审视和梳理 。 间有所得 , 曾有两篇小文《 (三国志》校话拾零》 、 《<三国志)校话拾零(续)》 , 刊 载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 0 1年5 期 、 200 2 年4期 。 这里依照前文的模式再举2 1例 , 引文的页 码仍据中华书局校点本(格式为 : 卷次一页码) 。 所言未必有当 , 恳请方家 、 同仁批评指正 。 (l)《魏志 · 武帝纪》注引《魏 书》载庚申令 曰: “ 管仲曰 : ‘使 贤者食补能则上年 , 斗士食补 功则卒轻于死 , 二者设补国则天下治 .’” (l 一2 4 ) 赵幼文《校笺》 : , ’(文馆词林》卷 69 5 引 ‘轻’ 下无 ‘于’ 字 。” 杰按 : “轻于死” 似通而实不通 , “于” 字盖涉前 “ 龄 ” 字而衍 , 应据唐人所编《文馆词林》删 正 。 《管子 · 法法第十六》 : “ 使贤者食于能 , 斗士食于功 。 贤者食于 能 , 则上尊而 民从 ; 斗士食于 功 , 则卒轻患而傲敌 。 上尊而民从 , 卒轻患而傲敌 。 二者设于国 , 则天下治而主安矣 。” 虽然文字与 《庚申令》稍有不同 , 但显然 “ 轻 ” 后并没有 “ 于 ” 字的位置 。 (本师吴金华先生 见示 : (长短经》 引《管子 . 法法》作 “ 卒轻死, ’ ) “ 轻死 ” 成词(例多不举) , 与 “ 轻生 ” 词义相近 , 结构相同 ; 意思 是 “不 怕死 ; 不爱惜 自己的生命 ”, 动宾结构 。 从上下文来看 , “ 轻于死 ” 这个短语想要表达的意思 显然就是 “ 轻死 ”, 中间的 “于” 只可能是介词 , 但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 , 任何动宾结构的动词与宾 语之间 , 都不能加进介词 , 因为介词结构不能作宾语 。 (2)《魏志 · 武帝纪》 : “今天下得无有被揭 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 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 乎? ” (l 一32 ) 收稿日期 : 2 00 3 一0 5一2 6 作者筒介 : 苏杰 (196 9一 )男 , 山西运城人 , 文学博士 , 复旦大学古籍所讲师 , 从事古文献学 、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 。 68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52 , Processed in 0.62671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