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幼文《校笺》
:
“
《文馆词林》引
‘无’
下有
‘有’
字
。”
杰按
:
“
得无
”,
复音虚词
,
犹言能不
,
岂不
,
莫非
;
在这里是
“
莫非
”
的意思
。
后句
“
盗嫂受
金而未遇无知者
”
乃名词性结构
,
是宾语
,
句子缺谓语
。
应据《文馆词林》增
“
有
”
字
。
(3)《魏志
·
武帝纪》注 引
《献帝传》
:
“鉴古今之制,
通爵等之差
,
尽封山川以立藩屏
,
使异胜
亲戚
,
并列土地
,
据国而王
,
所以保又天命
,
安固万嗣
.
”
(l
一4 8
)
殿本作
“
保又天命
”。
杰按
:
“
保又天命
”
是
,
读作
“
保有天命
”。“
保有
”
即保而有之
。
《续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七十
七》
:
“
贵朝受兵三十徐年
,
亦厌苦之时也
;
保有天命而有陛下
,
亦非生事之君也
。”
是其例
。
“
保又
天命
”
不通
。
“
保又
”
又写作
“
保艾
”,
有两种含义
:
一是
“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
”,
例如唐杨炯《唐同
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
“
对扬天命
,
保又 王家
。”
二是
“
养育安定
”,
例如汉陈琳《檄吴将校部 曲
文》
:
“
皆宜膺受多福
,
保又子孙
。”
显 而易见
,
无论是 哪种含义的
“
保又
”
,
都不能与
“
天命
”
搭 配
形成动宾结构
。
(4)《魏志
·
武帝纪》注引
《魏武故事》载令曰
:
“
领长史王必
,
是吾披荆棘时吏也
.
忠能勤
事
,
心如铁石
,
国之良吏也
.
磋跌久未辟之
,
舍联骥而弗乘
,
焉这这而更求哉?故教辟之
,
已署所
宜
,
便以领长史统事如故
.
”
( l
一5 0
)
赵幼文《校笺》
:
《御览》24 8引
“
故
”
上有
“
今
”
字
。
杰按
:
这一段有两点可议
。
一是校勘问题
,
可据《太平御览》增
“
今
”
字
。
“
今故
”,
公文常用
语
,
功能是引出令文主旨文句
,
语义相当于今语
“
此特
”。
《吴志
·
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
“
若不受其拜
,
是相折辱而趣其速发
,
便当与西俱至
,
二 处受敌
,
放孤为剧
,
故 自抑按
,
就其 封
王
。
低屈之趣
,
诸君似未之尽
,
今故以此相解耳
。”
《吴志
·
孙皎传》
:
“
人谁无过
,
贵其能改
,
宜追
前想
,
深自咎责
。
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
。”
皆其例
。
二 是标点问题
。
“
国之 良吏也
”
一句后面 的
句号应改为逗号
;“
磋跌久未辟之
”
一句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
令文有三层意思
:
第一层是叙述 现
状
,
提出问题
,
主要是说王必 是个好官
,
长时间没有得到提拔
:
第二层是叙述理 由
,
说明决策 依
据
;
第三层是作出具体决定
,
解决问题
。
(5)《魏志
·
武帝纪》注引
《曹瞒传》
:
每与人谈论
,
戏弄言诵
,
尽无所隐
.
(1
一5 4
)
赵幼文《校笺》
:
, ’(御览》卷九十三引
‘诵’
字作
‘辞’。”
杰按
:
当据《太平御览》改
“
诵
”
为
“
辞
”。
“
辞
”
是
“
醉
”
的俗体字
,
与
“
捅
”
字形极近
,
易
致讹误
。
该句标点当改作
“
每与人谈论戏弄
,
言辞尽无所隐
”。
“
言辞尽无所隐
”
意思是指说话无所
顾忌
。
《吴志
·
顾雍传》
:“
权末年
,
嫡庶不分
,
梯数与膘骑将军朱据共陈祸福
,
言辞切直
,
朝廷惮
之
。”
又《全琼传》
:
“
为人恭顺
,
善于承颜纳规
,
言辞未尝切连
。”
是近似的措辞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里
“
谈论
”
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谈说议论
,
而是指历史上十分著名的魏晋清谈
;
“
戏弄
”
也并非轻侮捉弄的意思
,
而是指游戏娱乐
。
《文帝纪》注引《典论帝自叙》曰
:“
余朴他戏
弄之事少所喜
,
唯弹寨略尽其巧
,
少为之赋
。”
是其显例
。
“
戏弄
”
与
“
谈论
”
是当时贵族精神生活
中十分重要 的两个部分
,
在这里是并列关系
。
《汉语大词典》
“
戏弄
”
共列两个义项
。
一是
“
轻侮捉弄
”。
首例引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仆
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
固主上所戏弄
,
倡优畜之
,
流俗之所轻也
。”
按
:
司马迁本意决不是要说皇帝对什么人轻侮捉弄
,
而是说皇帝把文史星历当作游戏娱乐之事
,
所
以太史令的地位和待遇跟乐伎差不 多
。
二 是
“
玩耍
;
逗引
”,
与
“
游戏娱乐
”
含义相近但仍有区别
。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
《汉语大词典》关于
“
戏弄
”
的释义及书证有待补充修正
。
(6)《魏志
·
明帝纪》
:
世之质文
,
随教而变
.
兵乱以来
,
经学废绝
,
后 生进趣
,
不由典谈
.
岂
训导未洽
,
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
,
才任牡民
,
博士课试
,
摧其高第者
,
巫用;
其
浮华不务道本者
,
皆罢退之
。
(3
一9 7
)
赵幼文《校笺》
:
《类聚》5 3引
“
其
”
下有
“
令
”
字
,
是也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