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点校本校读劄记
(0 次评价)3839 人阅读0 次下载
·· 57 年月 20045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May 2004 第 期 3 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 3 《三国志》点校本校读劄记 李定乾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是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但在校勘方面仍有可商之处。本文从 校改不妥、改而未竟、当改而未改等几方面举例辨析。 关键词: 《三国志》 ;点校本;校勘;辨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K236.04 A 文章编号: -()--10091017200403005704 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年 月第版,年 月北京印刷。 是学术界公认的权威(19827219956) 版本,但也不无可商之处。现就薄力所及对该书校勘方面提点意见。 (点校本卷数及页码随引文标 出。 )不当之处,敬祈批评。 一校改不妥例. 卷四十九(页)裴注:葛洪《神仙传》曰: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1.1192 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 [消]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 语,遂复常。 按:书后校记云“据《太平广记》十二改” 。而《太平广记》卷十二作: “又杜燮为交州刺史, 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 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起坐。 ”两相对比,可以看到,裴松之所引注文与《广 记》比,虽大意相同,但文字颇异。不过, “摇捎”或“摇消”的意思是指摇动杜燮的头,应该没有 疑义。 《广韵·宵部》 : “摇捎,动也。 ” “摇消”亦见于《淮南子·俶真训》 : “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 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 《广雅·释诂一下》 : “掉捎,动也。 ”清王念孙疏证: “ 《释训》云: ‘揣 抁,摇捎也。 ’摇捎犹掉捎也。一作摇消掉捎、跳踃、摇捎并声近而义同。 ”则“摇消”与“摇 捎”义同而可通用,或“摇捎”本有“摇动”义。总之,无须将“捎”改作“消” 。点校本此处改动 不妥。 卷四十四页裴注: 《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 升大。2.(1068)[] 按:书后校记云: “从胡三省顾炎武说。 ”胡三省曰: “斗非身所能容,恐当作升。 ”何焯曰: “古 升字与斗字相类。 ”顾炎武说与二人相同。古升字与斗字形状的确类似。但胡三省说不足为凭。 《汉 书·律历志》 :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 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据《汉 语大词典》附录《中国历代量制演变测算简表》 ,三国两晋时一斗约相当两千毫升,则“斗”并不一 定“非身所能容” 。卷三十五裴注引《魏氏春秋》曰: “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 事。使对曰: ‘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宣王曰: ‘亮将死’ ” 收稿日期:--20030804 作者简介: 李定乾(-) ,男,安徽金寨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级硕士研究生。19682002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6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46 , Processed in 0.4466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