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日译本释疑
(0 次评价)3599 人阅读0 次下载
查《十三经注疏》 ? 孔?安国! 曰疾小人多 言而行之不周 。 邢昊疏 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以言从 之 , 言行相符 , 是君子也 。 因此笔者认为此处当视为裴松之的反引 , 言曹 操对袁绍讲得冠冕堂皇 , 而后来未能把自己说的贯 彻到行动中 , 是说曹操未能做到 “先行其言而后从 之 ”, 换句话说曹操即使明白了道理 ?言! , 而行动 却相反 。 日译本未能理解该句话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 所以提出了两可说 。 其实应采取第一种译法 , 后面 可以再加译解释性 的 “要做到言行一致” 这句话 。 【例+ 7 《魏志六 · 刘表传》引谢承《后汉书》 奢不悟上 , 俭不遥下 , 盖中庸之道 , 是故趁伯玉耻 独为君子 。 ?+..! 日译本?.巧+ !认为 , “君子哉邃伯玉” 是《论 语》中的话 , 可是没有讲到关于节俭的内容 , 不知 这里是否有什么出典% 这应该是日译本作者未能理解前后文意而导致 的疑问 。 《论语 1 卫灵公》 “君子哉趁伯玉 6邦有道 则仕 ,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意思是说 “耻独为君 子 ”, 讲的是得到了中庸之道的精髓 。 而此处批评王 畅 “行过乎俭”, 是未得中庸之道也 , 当视作同类相 比 。 【例0〕 《魏志十二 · 崔瑛传》 昔孙卿有言 “ 士 不素教 , 甲兵不利 , 虽汤武不能以战胜 。” ?0) (! 日译本?+网日.!说 , 查《 荀子》无此文 , 是不 是佚文呢% 现行各本《荀子》中确无这段文字 。 据笔者查 考 , 像 《三国志集解》 2 这样的书中对此处均未出 注 , 而缪锥 的《三国志选注》 # 以及各种中文今注 今译本也只是解释 “孙卿” 即 “荀况”, 或翻译成 ‘《 荀 子》说 ”, 就是没有人去查一下《荀子》中究竟有没 有这句话 。 日译本这种负责的做法值得我们尊重 。 〔例& 7 《魏志十二 · 崔瑛传》注引《魏略》 古人有言日 “得鸟者, 罗之一目也 , 然张一目之罗 , 终不得鸟矣 。 鸟能远 飞 , 远 飞者 , 六翩之力也 , 然 无众毛之助 , 则飞不 远矣 。” ?0(&! 日译本?刀料+!指出 “得鸟者, 罗之一目也 , 然张一目之罗 , 终不得鸟矣 ” 见《淮南子 。说 山训》 , 余下数语不详 。 现行各本《淮南子》作 “得鸟者, 罗之一目也 , 今为一目之罗 , 则无时得鸟矣 ” , 下面确实没有 “鸟 能远飞 , 远飞者 , 六翩之力也 , 然无众毛之助 , 则 飞不远矣 ” 这些话 。 这里首先考虑是否是佚文 , 但 根据文意 , 笔者以为这几句话当看作是《魏略》作 者鱼豢对上面所引《淮南子》的解释和发挥 。 中华 书局陈乃乾校点本和缪锥的《三国志选注》?+( /! 将不属于今本《淮南子》的后面几句话也放人同一 引号内 , 似欠考虑 。 【例4〕 《魏志二十二 · 陈群传》注引孙盛日 周礼 , 天子之官 , 有断奢之制 。 ?)0(! 日译本?0 .4 ! 指出 , 《国语 。晋语八 》有 “天 子之室 , 渐其椽而碧 ” 之语 , 当为此文的出处 , 那 么 “周礼” 一词 , 就不应该被看作书名吧 。 日译本所说甚是 。 因为 “天 子之宫 , 有斯着之 制 ” 确实出自《国语 1 晋语八! , 查?周礼!中也并 无此语 。 陈乃乾校点本 、 缪械?三国志选注! ?& )幻 和方北辰《三国志注译》 ,都把 “周礼” 标作书名 , 恐误 。 【例) 7 《吴志十八 · 评日》注引臣松之以为 葛洪所记 , 近为惑众 , 其书文颇行世 , 故摄取数事 , 载之篇末也 。 神仙之术诅可测8% 臣之臆断以为惑 众 , 所谓 “夏虫不 知冷冰 ” 耳 。 ?.&+ ! 日译本? . (! 认为 “神仙” 以下文字可能是 后人对裴松之的反论 , 窜人了裴注 。 细玩文意 , 笔者认为 “神仙” 以下文字当属裴 松之的自谦之辞 。 二 、 不明古语词的含义 〔例( 7 《魏志四 · 齐王芳纪》注引《魏书》 又于广望观上 , 使怀 、 信等于观下作辽东妖妇 , 嬉 裹过度 , 道路行人掩目 , 帝于观上以为燕笑 。 ?.+/! 日译本?.. 0) / !对 “辽东妖妇” 注曰 “不详”。 “妖妇” 一词 , 尚见于《吴志十六 · 陆凯传》 昔莱封灭由妖妇 , 幽厉乱在婴妾 。 ? .& ? !4 !根据文意 , 可以讲成 “淫乱不正之妇”。 但此处的 “辽 东妖妇 ”, 或者在当时还有什么特指的含义也未可知 。 笔者仍 然认为日译本的存疑是严谨的表现 。 【例 7 《魏志五 · 后妃传 · 明元郭垒后传》引 晋诸公赞日 建 , 字叔始 。 有器局而强问 , 泰始中 疾苑 。 子暇嗣 , 为给事中 。 ?.) /! 日译本?.9& ? 拓!说 , 找不到 “ 强问 ” 一词的其 他用例 , 姑且认为 “问” 通 “ 闻 ”, 译做 “博学”。 遗憾 的是笔者也没有找到其他用例 , 但 “强” 也可以理解为 “盛、 大 ”, 如李密《 陈情表》 “外无 期功弛近之亲 。” “问” 通 “ 闻 ”, 也可以理解为 “ 令 闻 ” 之 “ 闻 ”, 即 “声誉”。“ 强问 ” 是否可以理解成 “声誉卓著” % 当然 , 这只不过是笔者的一种推测 , 因为找不到相关书证 。 【例/ 7 《魏志十一管宁传》注引《魏略》 晓知星历 、 风角 、 鸟情 。 ?0) 4! 日译本?+ .0 )! 对 “ 鸟情 ” 一词曰 “ 不详 ”, 血清7阮元校刻 , 《十三经注疏》 , 中华书局 , ./4 年 , +& )+ 2卢弼 , 《三国志集解》 , 中华书局 , ./ +年 , 0& / · #绍袱 , 《三国志选注》 , 中华书局 , ./ & 年 , + ( / 1 ,方北辰注译 , 《三 国志注译!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 /4年 , ...+ 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1 01:11 , Processed in 0.40922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