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操为何被误读
(0 次评价)352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曹操为何被误读 于涛 上世纪 50 年代末,学术界、理论界曾对曹操进行过一次密集型讨论, 曹操成为一时的话题人物。2009 年年底,时隔半个多世纪,一座坐落在河 南安阳安丰的大墓被发现,有声音说,墓主人是曹操,这墓就是高陵,曹 操又一下子成了时代的话题人物。在这真伪之辨仍将继续,出土材料还有 待于做进一步科学分析的时候,我们怎样认识这位已经逝去了一千多年的 历史人物呢?恐怕还得要从传世文献中有关曹操的材料与记载入手,力求 认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曹操。这就涉及到怎样来阅读这些史料、史书的问 题,也即如何求真的问题。 史书记载重事件记录,少人物刻画 目前最早、较为全面记载曹操的史书,是西晋人陈寿所编撰的《三国 志》 。从史书编撰体例上讲, 《三国志》是一本纪传体断代史,体例决定了 《三国志》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叙述历史。但是,史书的叙述有它的局限性, 不可能纤细入毫地去反映传主的生平。就拿曹操来说, 《三国志·武帝纪》 是曹操的本纪,整篇文字按时间线索一路走下来,最后以陈寿的评语作结。 除了对少年曹操有过色彩化的描述——“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事连着事,众多的人物、地点纷至沓来, 流水账般地翻篇而过了。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叙述没有主题, 缺少细节,传主形象太过虚化,使得处于陌生时空中的后代读者要想了解 一个血肉丰满的曹操,基本上很困难。 然而,从史书编撰的角度看,纪传体史书中的“纪” ,作为帝王级人物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6-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17:20 , Processed in 0.47773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