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歆 与北 海邴 原 、
管 宁俱 游学 ,
三 人相 善 ,
时 人 号三 人
为 ‘
一龙 ’
,
歆 为龙 头 ,
原 为龙腹 ,
宁为龙 尾 。
”
《
三国志 ·
蜀 书》
五 《
诸葛亮传》
斐 注引《
魏略》
:
“
亮在荆州 ,
以建安初与颍J
l
I
石广元 、
徐元直、
汝南孟
公威等俱游学”
《
魏书》
卷十五《
温恢传》
裴注 又
引《
魏略》
说 :
“
(
孟 )
建字公威 ,
少与诸葛亮俱游学。
”
《
三国志·
蜀书》
十二《
尹默传》
:
“
尹默字思潜 ,
梓
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
默知其不博 ,
乃远 游荆 州 ,
从 司 马德 操 、
宋 仲 子 等 受 古 学 。
”
同卷
《
李误传》
又载 :
“
李读字钦仲 ,
梓 潼涪人也。父仁 ,
字
德贤 ,
与 同县尹 默俱游 荆州 ,
从 司马徽 、
宋忠 等学 。
”
《
三国志·
吴书》
八《
张鸵传》
:
“
张纥字子纲 ,
广陵
人。游学京师。
”
又引《
吴书》
说 :
“
纥入太学 ,
事博士
韩宗 ,
治京氏《
易》
、
欧阳《
尚书》
,
又于外 黄从濮 阳阊
受《
韩诗》
及《
礼记》
、
《
左氏春秋》
。
”
《
三国志 ·
吴 书》
七《
诸葛瑾传》
注引《
吴书》
日:
“
(
诸葛)
瑾少 游亦 师 ,
治 《
毛诗》
、
《
尚书》
、
《
左 氏春
秋 》
。
”
《
三国志·
吴书》
(
诸葛)
四《
士燮传》
:
“
士燮字威
彦 ,
苍梧 广 信 人 也 。 少 游 学 京 师 ,
事 颍 川
I
刘 子
奇,
治《
左 氏春秋》
。
”
甚至是 名医华佗 ,
也 曾游学 各地 ,
《
三国志 ·
魏
书》
卷二十九《
方技传·
华佗传》
载 :
“
华佗 游学徐
土 ,
兼通 数经 。
”
东汉 以来 ,
门 阀制度逐 渐形 成 ,
不 少 人 因家 族 地
位 低微 ,
因而不 受人 们重 视 ,
无 法 取 得更 大 成 就 。但
他们 通过游 学 中的努 力学 习 ,
声望 得 到提 高 ,
顺 利成
为社会 中坚 。除前文所 说 的邴 原外 ,
还 有 黄 朗 等人 。
黄朗感慨于其父仅为县吏而去世 ,
“
抗志游学”
,
不久
即为“
方国及其郡士大夫所礼异”
。黄初年间 ,
黄 朗
开始 走上 仕 途 ,
从 长 吏 、
长 安 令 、
魏 令 到 襄城 典 农 中
郎将、
涿郡 太守 ,
官至二千石。④ 又如王基 ,
十七岁
时 ,
郡 中长 官 征 召 他 为 一 名 小 吏 ,
王基 不 喜 欢 此 工
作 ,
遂辞职到琅邪郡 内游学。黄初年间 ,
王基重新进
入 政界 ,
步步 高升 ,
参加 、
主持 了讨伐 东 吴 ,
平定 母 丘
俭 、
文钦、
诸葛诞叛乱等战争 ,
封侯拜将,
竟成朝廷重
臣。⑤汉末三国之时,
武将也普遍好学 ,
最有名 的即
“
士别三 日,
刮 目相 看”
的“
吴下 阿蒙 ”
。
《
三国志 ·
吴书》
九《
吕蒙传》
裴注引《
江表传》
载 :
初 ,
(
-
T
,
J
、
)
权谓蒙及蒋钦 日:
“
卿今并 当涂掌事 ,
宜
学 问以 自开 益 。
”
蒙 日 :
“
在 军 中 常苦 多务 ,
恐 不 容 复
读 书 。
”
权 日:
“
孤 岂欲 卿治 经 为博 士 邪?但 当令 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
孤 少时历《
诗》
、
《
书》
、
《
礼记》
、
《
左传》
、
《
国语》
,
惟不读《
易》
。至统事以来,
省三史 、
诸 家兵 书 ,
自以为 大 有 所 益 。如 卿二 人 ,
意
性 朗悟 ,
学 必得 之 ,
宁 当不 为 乎? 宜急 读《
孙 子》
、
《
六
韬》
、
《
左传》
、
《
国语》
及 三 史。孔子 言‘
终 日不食 ,
终
夜不寝 以思 ,
无益 ,
不如 学也 ’
。光 武 当兵 马之 务 ,
手
不释 卷 。孟 德 亦 自谓 老 而 好 学。 卿 何 独 不 自勉 勖
邪?
”
蒙始就 学 ,
笃 志 不 倦 ,
其 所 览 见 ,
旧儒 不胜 。后
鲁肃上代 周瑜 ,
过 蒙言议 ,
常欲受屈。肃拊 蒙背日: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 ,
至 于今者 ,
学识英博 ,
非复吴
下阿蒙。
”
蒙日:
“
士别三 日,
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令
论 ,
何 一称穰侯 乎 。
”
另外 ,
关羽、
李典等亦是好学之人 。关 羽“
好《
左
氏传》
,
讽诵略 皆上 口”
⑥,
吕蒙也对鲁肃说关羽“
长
而好学,
读《
左传》
略 皆上 口,
梗亮有雄气 ”
⑦。曹魏
的李典“
好学 问,
贵儒雅 ,
不与诸将争功。敬 贤士大
夫 ,
恂恂若不及 ,
军中称其 长者。
”
⑧尽管这些武将之
好学称不上是游学 ,
但其行难免会 助长好学之风 ,
助
长游 学之 风。
在学 风大 行 的社 会 环 境 中 ,
不 少 地 方 官 员 鼓 励
学习 ,
不 仅 自身 好 学 ,
而且 有 计 划 、
有 组 织 的 派遣 人
员外 出游学 ,
学成 后 即还 乡教 授他 人 ,
推 动 了地 方 文
化 的发展 。曹魏 大小 官员 表现 尤 为突 出。
《
三国志 ·
魏书》
卷十六《
杜畿传》
记载:
杜畿 为河
东太守 时 ,
以宽 惠 为 政 ,
无 为而 治 ,
“
百 姓 勤 农 ,
家 家
丰实 。
”
于是他 开设 学宫 ,
亲 自教授 ,
又聘 请 著 名学 者
乐详 为 文 学 祭 酒 ,
⑨ 使 教 后 进 ,
于 是 “
河 东 学 业 大
兴”
。《
魏略》
认 为,
“
至今 河东 特多儒 者 ,
则畿 之 由
矣 。
”
又如 令狐 邵 ,
在他 担任 弘农 太 守 时 ,
因郡 中无 人
通 晓经文 ,
就 派 遣 愿 意外 出 求 学 的 官吏 到 河东 跟 随
乐详 学 习。这 些 人 一 旦 粗 明经 义 ,
就 立 即 返 乡 。令
狐邵 凭借他 们 设立 “
文 学”
。“
文 学 ”
在这 里 不 仅指 经
学 ,
而且 是 一 个 机 构 ,
避 太 学 之名 而 称 之 为 文 学 ,
相
当于地方 官 学 。经 如 此努 力 ,
弘 农 学 业 由此 重 新 兴
·
1
9 ·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