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钟批优于贽批说
(0 次评价)7793 人阅读0 次下载
取 无所不得 ” , 达到 “ 使古 人事辞从吾 心 手 ” ( 《蜀中名胜记序 》) 的批书 目的 。 关于钟本的读法 , 我们从第十八 回总评中可窥其一 二 : “观郭嘉所论袁绍十败 , 曹操十 胜 , 人能一 一 自 检其身 , 去绍之败 , 集操 之胜 , 则一 生举动有胜 无败 矣 。 若止在袁 、 曹身上 比 较 , 是代鬼作生活 也 。 读 《三 国志 》者 , 当作如是观 。 ” 它表现 出竟陵 学派注重文学作 品 的现实价值和指导 功能 。 同时 , 以锋利的语言 , 揭示了 复古的危害 , 论证 了古为 今 用 的 重 要 , 从 而显 示其进步的文学思想 。 通观钟批全本 , 它具有减否人物 , 品评史事 , 而基本上不涉文 字的特 点 。 批语 表现出鲜 明的倾 向性 , 始终坚持 “尊 刘贬曹 ” 、 以蜀汉 为正统 , 而不唯成败论英雄的观 点 。 因为他 认 定 : “ 西蜀强不如魏 , 富不 如吴 , 而君 臣之 义凛凛不失 , 此蜀汉所 以为正 了统 与 ” 若 第1 1 3 回 回末总评 ) 。 显然 。其观点与罗贯 中著书意图是一 致的 , 也是为广大群众所乐 于 接 受 的 。 在 这一 正统观的指导下 , 他为蜀汉政权 ” 创业如彼 , 结局如此 , 千载英雄 , 一 旦扫地 ” 而 叹 息 不 已 ; 对这种 正不敌邪 的历史结局 , 表现 出强烈的不甘之情 。 在评价刘陶 、 陈耽之死时 , 他 发挥道 : “人有死重泰 山者 , 非 以其能死也 , 以其死 而不死 也 ” 。 可 见 , 钟批 《三 国 》所褒 扬的正是这种 “死重泰 山 ” 的人生观和精神不死 的民族气魄 。 如果结合晚 明社会显露 的种种 征兆 , 来反 思汉 末动乱的历史 , 不是很能发人深 思 么 ? 因此 , 钟本正好成为沟通古今 之 间因 果联 系 的桥梁 , 有着深刻 的现实意义 和可 贵的思想价值 。 如前所述 , 钟惺继李 赞而出 , 钟本承 蛰本 而来 , 两者在 总体上是 一 脉相通的 。 由于钟本 意在覆盖 蛰本 , 自有许 多与赞本一致之处 , 其 中 自 然包 括对蛰本若玉批语的袭用 , 如钟本 的 “三 国全评 ” 就显然是 赞本 第八十回总评 的翻版 , 从 中体 现出两者文艺观 的一致方面 ; 而第 九十六 回总评 , 又都从费杯谈 辞中引 申出 “ 做人极 忌周 旋事务 , 俯仰他人面孔 以为荣辱 ” 的 生活准则 , 表现 了我 国正直知识 分子 的美德 。 当然 , 在 某些 消极 方面 , 也有一 、 二 相 似 认 识 , 如 第七十 七总评 , 对关 羽遇害一事 , 都用了宿命论 的观点加 以归纳 , 得 出 “ 世上因果 , 着着不差 , 即忠义如云 长 , 亦不 能免也 ” 的糊涂结论 ; 而在后 一 回华陀医书遭焚 的描写 中 , 又对狱卒妻及其 “纵然 学得与 华陀一般神妙 , 只落 得死 于牢 中 ” 的焚 书理 由妄加赞美 , 一个 称其为 “ 至 言 ” , 一个 呼之为 “妙 人 ” , 从中流露 出他 们意识中共 同潜存的无知甘愚的落 后 方面 。 但是 , 这并非主 流 , 我们 断不可 因此便如某版本 学家那样 , 以轻纵之 笔 , 对钟本作 出 “ 内容文字 , 与李卓吾评本 略同 ” 的错误判决 。 细读钟批 , 可 以发现它 自有其独胜 之处 , 有 其鲜明倾 向 , 在若干重 要方面 优于 蛰批 。 集其可观者 , 大致有 四 : 其一 , 钟批有很强 的现实性 , 特别是对于晚 明社会贿赔公行 的弊病 多有指摘 。 批评家怀着愤慨之情 , 在书 中张让结蜡何苗 、 监 邮作威 索贿 、 刘备 “ 听候 日久 , 不得除 授 ” 等几 段描 写后 , 分别批 下 “ 小人善为黄缘 ” 、 “ 说尽古今骗 局 ” 和 “ 从 来事要人情 , 何 怪今 日 ” 等语 , 而赞批仅在其 中一处写有 “ 真话 ” 二字 , 另两处则不著一 字 。 可 见 , 钟批 之 敏锐与锋利 , 他善于捕捉诸如笼罩在人与人之间 的丑恶金钱关系 的描写 , 发掘其 中包含 的普 遍意义 , 让人凭古察今 , 对它 的谬种流传 、 延绵不绝 , 产生 强烈 的厌恶之 情 。 这种对黑 暗现 实的征伐之笔 , 较之赞批尤胜一 筹 。 钟批 的现实性还表现在它善于 从正 、 反 两个方面总结历史 的经验教训 , 揭示其 中的规 律 并 把它上升到 一定的理论高度上 去 。 比如对十八 路诸侯解体 一事 , 总 结为 “ 大凡 谋事者 , 动 大众 , 必要 同心 协力 ” ; 对杨修 因 “ 小才 ” “ 太露 ” 而 “ 贾祸 ” , 终为曹操忌杀一 事 , 又 总 结为 “凡成大 事者 , 必有 大智 ” 。 这些评 语为后 人归纳 了一条谋 事使成 的规律 , 那就是 记取 诸侯血 主和杨修们失败 的教训 , 懂 得只有善于 运 “ 大智 ” 、 主 “ 同心 ” , 才 能实现 预 期 目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21-04-08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3 23:40 , Processed in 0.3271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