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传统文化心理的产物
(0 次评价)9590 人阅读0 次下载
制约 。 但是 , 作为历 史人 物 , 他毕竟也有人所不可遨免的局 限和缺憾 , 而广大民众却不希望 自己心 目中的英杰 有这 些不 足 。 他 们在现 实生活 中遭 受种种压迫 , 切盼改 善 自己 的处境 。 可 在严酷 的封建 专 制高压 下 , 他们又 总是无 能为力 , 无 所作为 , 而只 能把脱 离水火的 希望 全部寄 托 在少数杰 出人物身 上 。 所 以 , 长 期以 来在 民众 中有着崇拜英雄 , 拜 倒在天 才脚 下的 深厚土 壤 , 有 的时候 甚至演变 成为 狂热的个人崇拜 。 这种 传统文 化心理的 遗传基 因甚至在当代中国 都 仍然顽 强存活 着 , 并 在 “文 革 ” 十年中再一次 表现 了 出来 。 这样 , 历 史 上的杰 出人物 , 肩 负着人 民大众 的深重期 望 , 也得 到了他们 的深 情厚意 , 几乎没有 例外地都 受 到历 代人 民大 众的 歌颂和 爱戴 。 民众把 他们奉若 神明 , 希 望 他们 象法力 无边 的神灵那样无 时无刻不 守护在 自己 身旁 救苦救难 。 可 是 , 在 以往的 岁月里 , 这种人 物又实在太 少而且不 是老 百姓所 期盼的 那样英 明伟 大 , 民众便通 过想象 来把历 史人 物理 想化 , 使之符 合 自己 的愿 望和 需要 , 反 过来再 作为 自 己的歌颂 对象和崇 拜偶 象 。 这就是为 什 么在 中国过去 的一 二千年 里产生 了大量 的名将 、 贤相 、 清官等艺术形象的 缘故 。 这些人 物往往大 都实有 其人 , 其事迹也 有一些历 史的影 子 , 但 是 , 他 们 的历史真 实和 艺术形象之 间 的差 距 , 又实在不可 以道 里计 。 诸葛亮便 是在 这种传统文化心 理 的长期作 用下 , 愈 来愈 远离人 间而升腾 到空 中 , 高踞于 云端之 上受人顶礼 膜拜 的一个典型 。 从许多 记载可 知 , 三国 以 后 的一段时 间里 , 诸 葛亮在 民众 心 目中 的形 象基 本上与历 史真 实相符 。 但是 , 随 着时代越 来越 向后 推移 , 他也 就被越 来越多地 涂饰 上理 想的 色彩 , 到 得宋 元时 期 , 在评 话艺人 那儿 出现 的诸葛 亮 , 就 比原 来要完 美高大得 多了 , 才 干法术也大多了 。 这有流传至 今的 《 三分事 略》 即 《 三国 志评 话》 为 证 。 鲁迅在 《 中国小说 史略》 里批评 《 三 国演义护状 诸葛之 多智而近 妖 ” 。 其实这并不 自 罗贯 中始 , 而 首先来 自民众 , 是他们 用 自己的 思想 、 感情 和愿 望 , 也就 是本文所 说的传 统文化 心理 , 来 重塑 自己所需 要的这位 历史人 物 。 当然不能 否认罗 贯 中的独创之功 。 但 是第一 , 罗贯 中没有也不 可能脱 离长 期 以来 已然形 成并逐 步定 型的诸 葛亮 艺术形 象来 另塑一个 诸葛 亮 。 诚如不 止一 位论者所 说 的 : “ 《 三国演 义》 一方 面 继承 《 三分事略》 即 《 三国 志评 话》 的传统 , 包括元 代三国戏 的传统 , 同时 又采 史书 中的某 些事 实 , 而去 掉 《 评话》 中的 ` 鄙谬 夕 部分 。 ” (刘知 渐 : ( 诸 葛亮形 象的真实 性问题》 ) “ 它 的最大功 绩是 : 将种种历 史资料 和民 间传 闻集 中起来 , 加 以 联合 、 融合 、 改 造 、 创造 出一个 作为 足智多谋的集大 成的 人物 。 ” (白盾 : 《 诸 葛亮形象 新探》 ) 第二 , 罗贯 中在 继承基 础 上的改造 , 仍然 是在 传统 文化心理 的观照 与制约下 进行 的 , 据 说 罗贯 中 是位 “ 有 志图 王 者 ” , 可 惜身处 中国历 史 上又一个大 动乱 的时代 , 有 心投明主 , 无 处可报 国 。 他之 “传 神稗 史 ” , 写作 《 三 国演义》 之类 的英雄传奇 、 历史 演义 , 实是 “夺他 人之酒 杯 , 浇 自己之垒块 , 诉 心 中之不 平 , 感数奇 于千 载 ” (李焚 : 《 杂说》 ) 。 因此 , 在 他笔 下塑造了一大 批杰 出人物 , 尤 其 是知识 分子的形 象 , 其 中最下功 夫 , 着 墨最多也最光彩照 人 的 , 当然就 是诸葛亮 。 他 实是 以这个 艺术形 象来抒 发 自己壮 志不 酬的愤 想 。 而 这恰恰又 是典 型 的知识 分子传统 心态 。 正象 中外文化 学者所 指 出的 那样 : “ 中国古代知 识 分子一开始就 管 的 是凯撒的 事 , 后 世所谓 ` 以 天下为 己任 , 、 ` 天 下兴 亡 , 匹 夫有责 , 等等 观念 都是从 这里 滥筋出来的 。 ” “ 孔子所最 先 揭示的 ` 士 志于道 , 这一原始 教义 对后 世的 ` 士 , 发生 了 深远 的影响 , 而且 愈是在 ` 天下 无道 , 的 时代也 愈显 出它的 力量 。 所 以 汉末 党锢 领 袖 如 李 膺 , 史言 其 ` 高 自标持 , 欲 以天下 风教 是非为 己 任 , , 又如 陈蕃 、 范傍则 皆 ` 有澄清夭下之 志 , 。 北宋 承五代 之浇漓 , 范仲淹起而提 倡 ` 士 当先 夭下 之忧而 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 终 一 芍 多 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21-03-2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7-2 23:45 , Processed in 0.4312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