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
难
的
二
难
选
择
《三 国演义 》 的妇女观评 析
胡廿厚
卫 绍 生
《三 国演义 》 中有关 女性 的描述
,
反 映出作 者对 女性 的文 化价值与意 义的 认识 过程 中存
在着 两难 心 理
,
使作者 时 时面 临着 两难选 择
。 作 为历史 小说
,
作 者不 可能把矛盾 心 态和两难
选择 表现 于二难 推理 中
,
而 只能借 助 一个个 生动 逼真 的艺术 形象 表现 出来
。 有 时
,
作 者情 之
所至
,
不免 站 出来直抒 胸臆
。
然而
,
此时此地
,
彼时彼 景
,
是倾 向于 此
,
还 是倾 向 于彼
,
作
者 却始终 徘徊 不定
,
陷 入深深 的矛 盾之 中
。
一
、 人 与非人 的选择
《三 国演 义》的作者 从未 表述和 流露过女 人非 人 的意思
。
虽然作者不止 一次地对 女 性使用
了 最不 恭敬 的词语
,
但 也从 未否定 女 性所 具 有 的特征和 意义
。
只有在 女性 进入历 史文 化的范
畴之 后
,
在 女性成为 文 化行为者之 时
,
作 者才 处 于女性 是人还 是 非人 的二难 选择中
。
作 品在广 阔 的文 化背 景上
,
描述 了众 多女性 个体作 为文 化载体 和文 化行 为者 的 七 情 六
欲
,
承 认女 性所具 有 的
“情
”
。 其 中喜如甘夫 人得 子
,
吴 太夫 人得 婿 ,
怒如 孙夫 人叱徐 奉
、
丁 盛
,
骂 陈武
、 播 章 ,
哀 如伏皇 后捐躯
、 董 贵妃 丧 生 ,
惧 如 吕布 妻严氏
、 袁 绍妻刘 氏 ,
另如
靡夫 人爱 子
、 刘夫 人杀 妾
.
李 春香 出首主 人
,
马邀妻 李 氏死节 都反 映 了女 性 自身 的情
。
尽 管作者对 女 性形象 表现 出来 的
“情
” 或 肯定
,
或杏定
,
或褒或贬
,
态 度不 一
,
但毕竟 表 明
作者 承认 女性 与生具 有 的
“人情
” 即
“七情
”
,
以及对 作为文 化载体 的女 性的肯定
。
当然
,
对女 性 的情感 表现 作者 的态度 是不 同的
。对靡 夫 人投井
、 孙夫 人 跳江
,
作者是肯定和 赞扬的
,
她们 的行 动 虽有全忠 守节 之意
,
却 也充满爱 子 恋夫 之情
。
但由于受 传统的妇 女观 的影 响
,
作
者对 女性 的情感 表现基 本上 持否定 态度
。 王 允 夜闻 貂蝉 叹惜声
,
厉 声斥道
:
“残妾将有 私情
耶 ?
” 这 句间话看 似平 淡
,
实则 是封建社会男 权 意识 的反 映
。 毛后 被曹睿踢 死
,
只不 过是多
了一句
“陛下游北 园欢乐 否
” 的间候语
。 作为皇 后
,
间皇帝游玩 是否 快乐
,
于情于理 皆无 可
指 责
,
可是 毛后 却因此 而被赐 死
。 原 来
,
毛 后 的关切 之情实际上充满 了对郭夫人不便 明言的
嫉 恨 之意
。
正是 因此
,
曹睿要 杀 她
,
郭 夫人要 恨她
,
演 义 的作者也不 能原谅 和 同情她
。
那些
有情感 个性 的女 性
,
再一 次受 到了不 许有
“私情 ” 的黄 牌 警告
。
貂 蝉
,
毛 后 的情感 表现
,
作 者 虽不赞成
,
但尚能容 忍
。 对那些 背离封建伦 理道德 的情感
表现
,
如对刘 氏袁 绍宠 妾
、 郭 祀妻 妒
。 妒
,
在 传统妇女观 看来被列 为
“七 出
” 之 一
。 演 义
的作 者接 受 了这种 传统 观念
,
不 问青红皂 白
,
对女 性表现 出来的
“妒
” 深 恶痛 绝
。 刘氏 出于
嫉 妒心理 杀 害她 的 同类
,
毙发
、 刺 面
、 毁尸
、 残 忍至极
,
作者
“其恶 如此
” 之概
,
不 是无 由
而 发
。 而 郭祀 妻之妒似又 当别论
,
郭祀妻是受 了杨彪妻的挑拨
,
且 是听说郭祀与杨催妻有染
吉 林 大 学 社 会科 学 学 报
。年
第 叉 期
1
9
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