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 大学 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1 年第 l 期
《
建康实录》 校 勘札记
张琪敏
唐许篙 《建康实录》 ( 下称 《
实 录 》
)
二 十卷
,
其传本大 体 可分为三类
:
( 甲)
旧刻本
,
现存 的有宋刻本
(南宋绍 兴 十八年荆 湖北路安 抚使 司重 新雕 印 的北 宋嘉拓本
,
中华 书 局
198
4
年影 印 出版)
、
贻本 ( 清嘉 庆年 间贻训 堂 翻宋本 )
、
甘刻本
( 清光绪二十八年金陵甘
氏桑泊 草堂刻本) ;
( 乙)
旧抄本
,
就笔者所见
,
有文渊阁本 ( 即 台湾影印的文 渊阁 《四库
全书 》 本 卜 正 裕本 ( 不 明时代和 抄者
,
因卷十第四 页铃 有
‘ 正裕福记
’ 红印
,
姑 称正 裕
本)
、
泌 校 本
(封面题有泌校 字样
,
时代和 抄者有待进一 步研究) 等 ;
(丙)
点校本
,
现 有
中华书局 本
( 张岑石 先生 点校
,
中华书局
19 8 6 年版)
、
上 海古籍本 (孟 昭 庚等先生 点 校
,
上 海古籍 出版社 19 8 7 年版)
两种
,
这 两 种新版本广泛 吸 收前人的有 关研究成果
,
在 校 理
工作1 做 出 了前所未 有的成绩
。
近年来
,
笔者在研读古籍的过 程中
,
同 《
实录》 上述版 本
时有接触
,
发觉 有些 向题还值得进 一步探讨
.
因此 不揣浅 陋
,
试举札记二干四条
,
向关心
此书的读 者和专家请教
.
(一 ) 南 昌
汉 昌
卷一 《
昊太祖上 》 载建安 二十 四年事 :
“是 岁
,
亨
昌
太守屏 陵侯 吕蒙卒
·
’
(引 自文 渊阁
本
,
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
下 同
. )
“ 南 昌
”
,
唯 影 宋本作
“ 汉 昌
’
。
按 :
今考 《三 国 志
· 吕蒙传》
,
吕蒙从未 任过南 昌太
守
,
此文 作
“南 昌
” 肯定有 误
。
吕蒙曾当过汉 昌太守
.
但此处作
“汉 昌
” 不合史 例
.
《吴 书
·
吕蒙传》 载蒙
‘拜汉 昌太守
”
,
关 羽 平后
,
“ 以 蒙为南郡太守
,
封 房 陵侯 封 爵未下
,
会
蒙疾发 年 四 十二
,
遂 卒于 内殿
.
’ 南郡 太守 虽 未正 式拜受
,
但 《实录》 既然 以 吕蒙临终
前受封 的
“屏陵侯
” 相 称
,
那 么称他 的官职 自
然 也该 采 用临 终前新授 的
“南郡太 守
”
.
据 此 以
推
,
疑 《实录》 原文 本作
“南郡
”
,
传 写先 误 为
“南 昌
” ,
后 人 或见
“南 昌
” 不 合 史实
,
又 改 为
“汉 昌
” ,
于是就 由一 字之 讹变成了两 字皆讹
.
(二)
高树
卷二 《
吴太祖下 》 记太元元年八 月事 :
“是 月
,
风 拔高树三 千余株
.
”
“高树
”
,
各本皆然
.
按
:
《
搜神记》 卷 六
‘孙 权死征
” 条
、
《宋书
· 五 行志》 都作
“高陵
树
”
。 高陵是孙权父亲 的陵墓
,
《三 国志
· 吴 书
· 吴 主传 》 也说 :
“ 秋八 月朔 吴 高陵 松柏
斯锐
” 可知 《
实录 》 各本均 夺一
“陵
” 字
,
应据正 史诸书补正
口
(三 ) 后讳 淑
后 谨淑
卷二 《吴太祖下》 载神风元年 事 :
“皇后 潘 氏暴崩 于 内宫
。
后讳 淑
,
会稽 句 章人
。
”
“后 讳淑
” 之
‘讳
”
,
其他各本均作
“谨
”
。
按 :
“ 谨
” 应是
“讳
” 字 之误
。
《实录 》 所有后妃 之
传
,
:每叙 一人
,
都是先交代姓名字 号
,
然后 才及籍贯
、
家世
、
生 平
、
品行
。
潘妃此传 也应
先叙姓名字号
,
文渊 阁本作
“讳
,
,
正合其例
.
这是一
考潘妃其人
,
史 家称 她
“ 性 阴妒
,
善容媚
,
自始及卒
,
潜害无 已
.
” 如此 行径
,
怎 么能称
“ 谨淑
” ? 这是二
.
综上所说
, 作
“谨
”
的各本都应据文渊阁 本校正
。
潘妃名
“淑
”
,
《
三 国志》 及 《资治通 鉴》 均未提及
,
《
实录》
一
一
2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