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通俗演义》谣谚成语经纬谈
(0 次评价)7341 人阅读0 次下载
海南大学 学报 社 会科学版 年第 期 《 兰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 谣 谚 成 语 经 纬 谈 顾 鸣 塘 中国文化传统 , 向 以重 视 辞采著 称 于世 , 益 以厉史绵远 , 典实成语 丰富 , 撷用 少量语 象 符号 即可 唤起读 者对历 史 事件 的联 想 , 使语 言 内涵更加 丰富 , 故历 来 文人 以 用典 、 用成语 为 增加 表现力的行 文 习惯 。 这一 文化现 象 , 在我 国古 代优秀 的 长篇小说 中亦 体现 得颇为 明显 , 然 运 用最多且贴切 自然 者 , 当推 犷三 国演义 》 。 此 书在运 用典 故成 语 的同 时 , 亦 将 有 关 的 谣 、 谚搬入 书中 , 使小 说的历史氛 围感 更为 浓重 。 在考察 《三 国演义 》 如 何运 用谬谚成 语的 同时 , 我发现 , 此 书对我国成语 俗 谚的 流行 发 展所 起的 作用 , 不仅在子承 先 , 更重 要 的是在启后 , 它犹如一 个 巨大 的湖 泊 , 接纳 了诸 多水 源 融汇 贯通 之后 , 又 向 各路 出水 口 涌注 , 然 后汇 入大 江大河 。 从某种意义 上 说 , 《三 国 演 义 》是 我国成语 俗谚的一 个源 头 。 本 文以归纳 附注 的形 式对 《三 国志 通俗演 义 》中 的 谣 谚 成语 进行 初步论 析 , 其 中遗漏 不 当处 , 尚析方家教 正 。 在排 比论析之前 , 需将几 个概念论述一 下 , 免 致淆疑 。 谣训徒 歌 , 与合乐 之 “歌, 有 所区 别 。 今 本 《说 文 》 无 “谣 ” 字 , 有 “ 誉 ” 字 , 训 为 “徒 歌 ” 。 宋 人戴侗 《六 书故 》引唐本 日 右 音 , 从 也 。 谣 , 徒歌 也 。 ” 桂 馥 《说文 义证 》 据 此补 “谣 ” 字 于部 末 。 谚 训传 言 。 《广雅 》 “谚 夕 传 也 。 , 谚 , 从 言 , 又 取义 于彦 彦 训美 士 有文 , 其 义 本有 “彦士 之 文言 ” 意 , 故 又成为传 世 之 常 言 。 《 一 切 经音义 》 卷 十 二 引 《说 文 》 云 “谚 , 传言 也 , 谓 传世常 言也 。 ” 谣 与谚 有异 有 同 。 杜 文澜 《古 谣谚凡 例 》云 “ 长言 按 , 指谣 主于 咏叹 , 故 曲折 而 纤 徐 , 捷言 按 , 指 诊 欲其显 明 , 故平 易而 疾速 , 此谣 谚所 由判也 。 然 二 者 皆系韵语 , 体 格 不甚 悬殊 , 故 对文 则异 , 散 文则 通 , 可 以彼 此互 训 。 ” 这 主要 就谣 、 谚 的形式 而 言 , 我想 从 内容上还 可找 到二 者异 同之处 。 “ 曲有 误 , 周郎顾 ” 夕 《三 国志 · 吴 书 》称 之为 “ 时 人谣 日 ” “死 诸葛走生 仲达 ” , 《三 国志 蜀 书 》 称 之为 “ 百姓为 之谚 曰 ” , 看 来 , 在 形式上 一 为 徒歌 , 一 为传 言 。 但在 内容上 , 区别 则并不 明显 , 同为 当时人对 某 名人所作事 之歌颂 , 就后人 眼光 看来 , 更无 甚 区别 , 均 目之为俗 语 。 大 多数 的 “谣 ” 受 时 空的限 制 , 流行 于一 时一 地 , 而 “ 谚 ” 的生 命力 则强大 得 多 , 后人 还往 往赋 予古 谚 以新 的 含义 。 如 “ 人中 吕布 , 马中 赤兔 ” , 后人 常用 来形 容人 中英俊 , 马 中 骥骥 。 谚只 是 我们 现在 常称 的 “俗 语 ” 之 主要部分 , 本文将 要论述 的一 些语 汇 , 如 歇后 语 、 惯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20-03-25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4 00:04 , Processed in 0.3717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