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南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
1 9 9 1 年 第 川明
奇
莫
奇
于
不
露
—
《
三 国演 义 》
人 物隐 秘
心理 及 其描 写 探幽
单 长 江
黑格 尔早就说 过
: 如 果说灵 魂是通 过 眼睛才 被人看 出来 的话
, 那 么
,
“ 艺术也 可 以说 是要把
每一 个形象 的看得 见 的外表 上 的每一点都 化为 眼睛或灵 魂的 住所
, 使它把 心灵 显 现 出来
”
。 “不
但是身体 的形状
、 面容
、 姿态和 姿式
, 就是 行动 和事 迹
、 语 言 和声 音
, 以 及 它 们在不 同生 活情 况
中的千变万化
, 全都要 由艺术 化为 眼睛
, 人 们从这 眼睛里就 可 以认识 到 内在 的无限 的 自由的心
灵
。 ”
《
三 国演义 》
由呼受史 传 和讲 史 艺术 的影 响
, 绝少 如 外 国小 说冗 长静 止 的人 物 心理 活 动
描写
。
又 由于 人物 的显 性性 格 渗透 了某 种政 治
、 特别 是道 德 观 念
, 往 往给 人 留下性 格 扁平
、 人物
类型化 的印象
。
其实 只要我 们 留心那些 闪 烁不定
, 扑朔迷 离 的形 状
, 面容
、 姿态
、 姿式
、 语 言
、 行
动和 事迹描写 并做 一番 按迹 寻 踪
、 探幽 隐的工作
, 是 能够 窥 见人 物原 本 深藏
、 作者 蓄意 掩饰 的
活的灵魂 的
。
对 奸雄—
欲 盖 弥彰
《
三 国演 义 》
第 一 回描 写曹 操 出场
, 特地在 小传 中借曹操 微 时往 见许肋 的相互 问答
, 对 其一
生作了
“ 治世 之能 臣
, 乱世 之奸雄
” ( 引文均 见 内蒙古人 民出 版社 1 9 8 1 年 版毛 本) 的定 评
。
其时
乱 象早 已出现
,
“ 治世 之 能 臣
” 显然 是 证语
, 则
“乱 世 之奸 雄
” 谓操 明矣
。
然 而
, 曹操 闻 桥 玄
“ 济
汉
”何额
“ 安汉
”二 说无动 于衷
, 独对
“ 奸雄
” 之评
“ 闻 言大喜
”
, 喜 从 何来
, 不得而 知却令人 为之 咋
舌
。 然而
, 从性格 分析上 说
, 是喜 得 真
; 从心理 研 究来看
, 是 喜得 恶
。
所 以 毛 宗 岗评说
:
“ 大喜便
是真正 奸雄
。 ”
在《
三 国演 义 》
里
, 曹操是 一个 集奸 与雄 于 一 身的文 学形 象
。 然而
, 数百年 来的读 者仅 受了
蒋大器对其
“万古 奸贼
, 仅逃其 不杀 而 已
”
的道 德鞭挞
, 却忽视 了陈寿对 魏武 帝
“ 非常 之人
, 超
世之杰
”的历史 评价
, 根本 的原 因就 在 于 《
三 国演 义 》
的作 者对 曹 操奸 诈
、 嗜 杀与 不 臣 之心 的 一
面 描绘得很深刻
, 却将 他修身 治 国的杰 出才干
、 驾驭 臣僚 的文 韬武 略 用欲盖 弥彰的 隐秘心 理描
写
。
于是
, 曹操原 本 的
“雄
”
, 在 读者 心 目中也就成 了
“ 奸
” 。
试看第 四 回
“谋 董贼孟 德献 刀
” 。
董卓进 京 后擅 行废立
, 滥 杀无 辜
, 汉家 社樱 危在旦 夕
。
满
6 4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