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本、世昌书馆本、宋顺燮本等。本文将以先行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申在孝本
《赤壁歌》作为研究对象。 《赤壁歌》直接取材于《三国演义》 ,讲述了自
桃园结义至华容道这一段故事。但盘骚俚《赤壁歌》的内容与《三国演义》
并不完全一致。作品不仅在《三国演义》原有故事情节的叙述上有简有繁,
还增添了许多《三国演义》中所没有的新内容。可以说盘骚俚《赤壁歌》
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改作,而这样
的改作除了与作品本身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有关之外, 也是为了演出的需要,
体现了盘骚俚的艺术特点。作者在篇尾处写到: “如此令人赞叹之事若只以
史记相传,目不识丁者则无从可知,故作此篇,令广大与歌客于座上传唱,
使关公之忠义万古不朽。 ” [6]由此可见, 盘骚俚是有别于书面文学的口传文
学,而其受众也是有别于贵族阶层的平民阶层。 《三国演义》的内容一旦以
盘骚俚的面貌呈现出来,也必然完成了由书面文学向口传文学的转换。具
体来说,盘骚俚《赤壁歌》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圣
叹先生的万古确论”[7]开篇,而后以简明的笔调叙述了黄巾乱起、桃园结
义、三顾茅庐等故事。其中,三顾茅庐的前两次基本上是一笔带过,而第
三次则叙述得较为详细,重点突出。而此后的博望之战、长坂之战,乃至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场面也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叙述的重点放在了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士兵的慨叹、赤壁之战后曹操的狼狈逃窜以及曹操于华
容道卑躬乞命和关羽义释曹操的场面描写上。
盘骚俚《赤壁歌》将赤壁之战前的故事无一遗漏地娓娓道来,保证了
叙事上的完整性, 同时又大胆创新, 根据盘骚俚表演的需要增添了许多 《三
国演义》中所没有的新内容。同我国的评书艺术一样,盘骚俚也是一种口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