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 生
: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 国志》 真 伪及评点 的进步思想
评语
。
如 第 9
6
回 总评 的形 式是
“ 一钝士 间 曰
:
,
梁 溪 叶仲 子见其 腐气 可掬
,
故谑 之 曰
:
。 闻 者大笑
。 ” 又 第 1
0
5 回总评
:
“子房孔 明公 案
,
纷纷 已 久
。
近 日梁 溪 叶仲 子 二语不识
有 当 于二 公否 ? 附记 于 此
: 仲 子 曰
。 ” 通观全 评
, 这两段都像是对 当时 场景 和 人物语言的
直 观记述
。
只有 第 1 1
7
回总评引语的 出现 比较突 兀
,
其 曰
:
梁澳 叶仲 子 谑 曰
:
“ 诸 葛盼 三顾 不 差也
。 昔 日 先公 曾受 先 主三 顾之 恩
, 今 日 不 得不 答
之 耳
。 ”
一 笑
,
一 笑
。
详查此评
,
有 两种可能 情况
,
一 种是 李赞 评点时 直接 引用别 人 的 话来 表达 自己 的见解
,
后面
的
“一 笑
, 一 笑
”
,
既是 对别 人 评价 的赞 同
,
又 显得 幽 默风 趣
,
活泼 洒 脱
, 显 现 出 了他的一贯
行文 风 格
。 第 二种 可 能是 这个 叶仲 子参与 了评点 的部分 工作
,
并 加上 了 自己 的评语
。
其 二
, 再看 引文 中 出现 的称 谓
, 1
4
回总评 中
,
“未知 和 尚
” 出现 了三次
,
“梁 溪 叶仲子
” 三
次
,
“ 白牛 和 尚
” 一 次
,
另 外还 有
“一 书 生
” 、
“一 禅 友
” 的称呼
。 从评语分析
,
“未知 和 尚
”
“ 白牛和 尚
” 很 像 作 者 的 自称
, 而 其他 则是 周围往 来的友 人后 学 的代称
。 由此
, 我 们不 难看 出
,
作者 既是 和 尚出身
,
也 多 与禅师 为友
,
很 符合李赞 当时 的 生活 景况
。
其三
,
退 一步 说
,
这里 出现 的梁 溪 叶仲子不 等于 就 是叶昼
。
某论者 以周 亮工
《
因树 屋书
影 》 为据
,
但此书 在提及 叶昼 诸名时
,
并 没 有
“ 叶仲子
” 的称 谓
,
也没 有谈 到 叶昼 的排行顺
序
,
怎 么能 一 口 咬 定
“ 叶仲 子
” 就是 叶昼 呢 ? 如果 是 叶昼 假 借李 赞 的 名 义作 伪 出书谋取钱 财
,
那他 只 能唯 恐避 之 不及
,
岂敢 自我暴 露
,
与 人把柄
,
以 致贻笑 天下?
对此
,
张少 康先生 说得
极 为 中肯
:
“
《
李 卓吾 先 生批 评
<三 国演 义 )
中虽有 几处 出现
‘梁溪 叶仲 子 谑 曰
’ 文字
,
但
这也 不 能断 定此种 《
三 国演 义 》即 是 叶昼评 本
。 叶昼 可 以在 李 赞原 评本上 又 加上 自 己的评语
,
并把 自己名 字 标 出来
。 至 少 我 们不能 排 斥这 样一 种 可能 性
:
叶昼 等人 只是在 李贷原 评本 上作
了增 补 和改 动
。 ’
,
至 于陆联星先 生提 到 的 评点 对 妇女 的观点与李 贷 思想 不符 问 题
, 笔者 的 看法 刚 好相 反
, 将
在本 文 第三 部 分中加 以 阐述
。
总 之
,
从 以上 分析 我 们可以 清楚看到
,
所 谓李 蛰评 点 《
三 国演
义 》源 出 叶昼 伪托 的 说法 并 不可 靠
,
并 没有 一条 十分 确凿 的证据
。 所 以
,
对 真 伪 的鉴别 还有
待进 一 步探 索
。
犷
~
令冷
:
2
1
称
侧
冲
心 。 沪
我认 为
, 要 判断 李货 评 点 《
三 国演 义 》的 真 伪
,
除 了搜集 大 量准 确 可靠 的 资料作
为 旁证外
,
更重 要 的是还 要 对该 著 作与 作者 的 其 他代表作 进行深入 研究和 系统 分析
,
比 较 它 们所体 现 的 思想政治 观点
、
文艺 观 点 以 及 语言 风格 等 方面 的一致性或差 异性
。
综 观评 点全 书 的 基本 思 想
,
对 主要 人物 的评 价 及语言 风格 等
,
都与李 赞 的 一贯 思 想见解 和文
笔 风 格
, 具 有 明显 的 一致 性
。 就连 陆联星 先生也承认这点
:
“从批评的 具体 内容看
, 批评 的文
笔 风 格和 思想 见 解与李 赞 的 《
焚 书 》
、 《
藏书 》等著作相似
。 ” 如 果此书 不是李 蛰所 著
, 那 么我
们就很 难解 释 这惊 人 的相 似
。 这 里
,
略 举 几例 予 以概 述
。
第一
,
从 评 点 《
三 国演 义 》 人 物的 评 价与
《
焚书 》
、
《
藏书 》 有关 内容 的 比较 来看
,
思想
见解 基本 一致
。
一 是 对 曹 操 的评 价
。
李 蛰 虽 坚持 一 定 的拥 刘 反 曹 倾 向
,
在
《
藏 书 》 中也将 他评 为
“奸
雄
”
( 见
《
藏 书 》卷 4
《
世 纪
· 魏 }
)
,
但在 评 点 《
三 国演 义 》 及 《
焚书 》 中
,
李贷 更多地对 曹
操 的治 国才 能
、 军 事谋 略 以 及 爱惜人 才等 方 面 的突 出优点
, 给予 了很高 的评 价
。 如 《
焚书》
卷
5
《
曹公二首 》 其一
,
李 贷在评 论 曹操欲将爱 女嫁 与 目吵的 丁仪 时说
:
“ 呜呼 ! 曹公 爱才而忘
其 吵
,
爱 才而 忘 其 爱
,
爱 才而 忘 其女 之 所 不 爱
,
若 曹公真 可 谓爱 才之极 矣 ! ” 在评 《
三 国演
6 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