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伪及评点的进步思想
(0 次评价)7350 人阅读0 次下载
李 富生 : 《 李 卓吾先生批评 三国志 》 真 伪及评点 的进 步思 想 义 》中 , 盛赞 曹 操爱 才 之举 的评 语 俯拾 皆是 。 如 第 1 4 回 总 评 : “老 瞒每 见 人 才 , 即 思收 拾 , 如 徐晃 等无 一 放过 , 只此 便 是伯 王 之本 。 视彼 忌 才而 力 为排摈 者 , 谁为豪杰 也 ? ” 又如 第 6 7 回 总评 : “ 只一庞 德 , 孟 德多 方 以 得 之 , 如何 不干成 大 事业? 世上 惟有 拓 贤嫉能 者干 事 不成 , 未 有爱 才惜 士 而事 不 济者 也 。 ” 二是 对 杨修 被 杀 的评 论 。 《 焚 书 》 卷 5 《 杨修 》 一篇专 评此事 道 , 修与 植 ( 曹子建 ) 引为 知 己 , “ 植既 数 与修 书 , 无 所 避 忌 , 修 亦 每 于操 前驰 骋 聪 明 , 则 修 之 不 善 养晦 , 自宜 取败 。 ” 《 三 国演 义 》第 7 2 回 总评更 有 一致的评论 : “ 凡有 聪 明而 好露者 , 皆足 以杀其 身 也 , 以杨 德 祖 ( 修 ) 为前 车可 也 。 德祖 、 子建 诸 人再无有 成 事之 理 , 轻浮 躁露 , 无所不 有 , 适 足 以 杀 其 身 而 已 。 ” 三 是对 称 正 平 的评 价 更值 得 注意 。 评 点 《 三 国演义 》 第 2 3 回 总 评写 道 : 人 谁 不 死 , 如 称 正 平 之 死可 谓 不 死 矣 。 何 也 ? 口 所欲 言 无 不 言之 , 一 无 所趋避 , 乃 是 活人 也 。 若 夫 口 欲 言 而 不 言 , 心 不 欲 言 而 言之 , 皆怕 死耳 。 斯 人 也 , 亦何 尝不 死也 乎 哉 ! 其生 时 先 已 死夫 。 谁 能知 我 正平 , 死时 尚 不 死也 。 这里 , 评称 正 平 之语 肖似李 赘 自 己心 声的写 照 , 他的 口 吻活 灵 活现 : 主 张做人要 光 明磊 落 , 言 行一 致 , 敢做敢当 , 纵然身 死 也是 可尊可 敬 的 , 仍 能活 在 人 们的 心 中 。 而且 , 决不 向封 建统 治 阶级低头 , 也 不惧死 , 高 举 反封 建 压迫反 传统 思 想 的大旗 , 冲锋 陷 阵 , 以死 抗争 。 第 二 , 评 点对 利 玛 窦来 中国 传教 一事 议论 , 与 《 焚 书 》 一文 口 吻极 其相 似 。 利 玛 窦是意 大 利天 主 教传 教 士 , 1 5 8 1 年 来 华 , 直到 1 6 1 0 年 在 北 京去 世 , 在 中国 生活 了 2 9 年 。 李 赘与 利 玛 窦多 有 交往 , 他 一方 面对 其所 宣 传 的西 方 文 化 、 自然 科 学极 为 赞赏 , 另一方 面对 其 传教 的 目的 , 则 有所 怀 疑 。 这具 体 表现 在 他 的 《 与 友 人书 》 中 : 但 不 知 ( 利玛 窦) 到 此何 为 , 我 已 经三 度 相会 , 毕 竟 不 知 到此 何 干也 。 意 其欲 以 所 学 易吾 周 、 孔 之 学 , 则 又 太 愚 , 恐 昨是 尔 。 ( 《 续 笑书 》 卷 1 ) 在 评 点 《 三 国演 义 》 中 , 李赘 发 表 了 同样 的 见 解 。 他在 第 5 9 回评论 张 鲁行道 之 事 时 说道 : “今 日利 玛 窦 之学 , 亦甚 可疑 。 留心世道 者 , 用意 察 之 , 非 小事 也 。 ” 这不 正 是李 赞 的 口 吻吗 ? 第 三 , 评 点 《 三 国演 义 》 的语 言特 点 类 同李 赞 的一 贯 风格 , 也与 《 藏书 》 的评点语言极 为相 近 。 我 们知 道 , 李赞 一 生博 览群 书 , 兼 收 并蓄 , 堪称饱学之 士 , 而他 又往 往 任性而 为 , 率性 而发 , 形成 了 自 己独 特 的语 言风 格 。 在 行 文 中 “时而 尖 刻冷峻 , 时而 幽默含 蓄 , 时 而反 语讥 讽 , 加 上叠 句 、 顶 针 句等多 种修 辞 手法 的 运用 ” ( 见 张 凡 《 李赞 散文选 注 》前言 ) , 在李 赞笔 下 , 嬉 笑怒 骂 皆成 文 章 。 “ 盖言 语真 切 至到 , 文辞 惊天动 地 , 能 令聋者 聪 , 馈者 明 , 梦者 觉 , 醒者醒 , 病 者起 , 死 者 活 , 躁者 静 , 枯 者 结 , 肠 冰者热 , 心 炎 者冷 , 柴栅其 中者 自 拔 , 倔强 不 降者 亦 无不 意俯而 心折 焉 。 ” ( 汪 本柯 《 续 刻 李 氏书 序 ) 可 以 感天地 , 泣 鬼 神 , 起 到震 聋发 碳的作 用 。 这种风 格 在 《 焚 书 》 所 收录 的 文章 中 表现 得 淋漓 尽 致 , 而 在评点 《 三 国演 义 》 中 又加 以 继承 和 发展 : 夹批语 言浓 缩 精炼 , 点 到 为 止 , 一 针 见血 , 贬 时 狗血喷 头 , 褒 则光 焰万 丈 。 回末 总评更是 大 加 发挥 , 以 小见 大 , 博 古 论 今 , “本 绝 意 仕进 人也 , 而 专谈 用 世 之 略 ” , “于古 之 忠 臣 义士 、 侠 儿 剑 客 、 存亡 雅谊 , 生死 交 情 , 读 其 遗事 , 为之 咋指砍 案 , 投 袂而 起 , 泣泪 自横 ” , “言 有触而 必 吐 , 意无 往 而 不伸 。 ” ( 见袁 中道 《 李 温陵 传 ) 褒扬 称 颂 , 鞭 挞指 斥 , 言辞激烈 , 幽默风 趣 。 这些类 似 的 风格 特 点 , 相 信研读评点 《 三 国演 义 》 的 人 自会 明 了 。 还 有一 点值得 注意 , 那 就是评点语言 与 《 藏 书 》 中评语 的 一致 性 。 查 《 藏 书 》 中对 三 国人 物的 6 3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9-06-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3037446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4-17 14:12 , Processed in 0.7900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